本报讯 近年来,四川天王牧业有限公司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返乡农民工、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行“联股联酬连心”扶贫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川天王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历经20多年来发展,公司已拥有饲料、养殖、食品、物联四家子公司,初步形成了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及猪肉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综合开发,是达川区唯一的一家省级畜牧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内先进饲料生产线1条,已创建四川省著名商标“天王”饲料品牌,拥有“三星”、“重庆红”、“金天王”三大品牌112个品种,产品远销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0个省(市)。去年生产饲料3.2万吨,销售收入1.1亿元。
2016年初,天王牧业有限公司针对贫困人员绝大多数文化素质低、资金缺乏、劳动能力弱、无技术特长等实际困难和现状,决定采取“输造并举、造血为主”办法,瞄准市场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让贫困户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如期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
随后,天王牧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返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营发展模式,由公司、返乡农民与贫困户共同投资入股合作,集中建设生猪扩繁场和商品猪育肥场,作为产业脱贫基地,实现“联股”扶贫。按照此模式,公司组织年富力强、善管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返乡农民工亲自参与生产管理;成立专业合作社,动员贫困户将申请到的扶贫贷款资金入股合作社,作为产业脱贫的流动资金;量化股权分红,按村集体40%、贫困户60%比例进行利益分配;天王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产业脱贫基地建设下差资金。
2016年,该公司投入资金80万元、接收44户贫困户扶贫贷款220万元建成生猪养殖脱贫基地2个。去年12月,该公司为贫困户固定分红共计151070元。目前,公司已成立专业合作社7个,正在建设生猪扩繁场2个、商品猪育肥场10个。预计今年底,50个商品猪育肥场、1个生猪扩繁场将全面建成投产,可带动1000户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天王牧业有限公司还提供5万元资金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直至其大学毕业;先后解决3名残疾人员就业;为贫困户赊欠饲料200万元;为贫困户优惠饲料费用8.2万元;2015年,为赵固镇一贫困村捐赠6000元。
2016年,公司被达川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十佳帮扶企业”。
该公司计划到2018年,投(融)资金7.35亿元,帮助5400户贫困户脱贫。
(本报记者 陈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