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日报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3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谱写时代最强音
——达州市工会五年工作纪实
困难职工转岗就业培训
全市职工创新创业成果展
省、市工会千里维权为农民工讨薪成功
达州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

    ●五年来,达州市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打造一流工会;五年来,达州市工会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五年来,达州市工会以铿锵步伐,豪迈前行,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谱写时代最强音!

    巴山叠嶂,渠水潮涌。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吹响,达州正汇聚起磅礴正能量,负重追赶崛起,大踏步走在全省改革开放前列。巴渠大地上的广大劳动者鼓起梦想之帆,认真践行“忠诚、友爱、激情、创新”的达州工会精神,在他们的“娘家人”——市总工会的带领下,正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意气风发地谱写达州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市总工会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勇敢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肩负起新时期历史使命。他们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硕果。近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共荣获全国性荣誉113项、省部级荣誉215项,其中市总工会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等全国性殊荣,连年获得市委市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市总工会党组保持了“四好”领导班子荣誉。

    春风浩荡,人才涌动。3月10日,达城中心广场人头攒动,气氛火爆,300多个招聘摊位鳞次栉比,一字排开,数千名求职者穿梭其中,和招聘商家热情交谈着。

    “娘家搭平台,亲情促就业。这是2017工会就业援助‘六进送岗行动’百场招聘会的首场招聘。”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常荣介绍,市总工会把“创业者有路、就业者有助”作为服务企业、促进就业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三个转变”搭建百场求职招聘会这一创新平台,一是变季节性服务为全时段服务,结合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侧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高校学生就业、引进双创高端人才等重点领域,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专场招聘会100场;二是变区域性服务为全域性服务,通过送岗位进企业、进园区、进农村、进社区、进高校、进家庭“六进”活动,着力把就业援助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阶层、各领域,实现城乡一体全覆盖;三是变单一性服务为综合性创新型服务。从关注困难职工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向全社会人员就业服务延伸,更加关注为“互联网+企业”服务,提供“互联网+”招聘服务,主动研究供需关系,突破视野格局,在精准送岗的基础上形成多点多极的送岗服务模式。

    “大部分招聘岗位没有在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设置太高的门槛,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人员就业。”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共有385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用工需求23000余个,6800余人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

    开展“六进送岗行动”仅是达州市工会打造民生工会、法治工会、文化工会、廉洁工会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达州市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打造一流工会;五年来,达州市工会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五年来,达州市工会以铿锵步伐,豪迈前行,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谱写时代最强音!

    巴山叠嶂,渠水潮涌。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吹响,达州正汇聚起磅礴正能量,负重追赶崛起,大踏步走在全省改革开放前列。巴渠大地上的广大劳动者鼓起梦想之帆,认真践行“忠诚、友爱、激情、创新”的达州工会精神,在他们的“娘家人”——市总工会的带领下,正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意气风发地谱写达州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市总工会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勇敢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肩负起新时期历史使命。他们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硕果。近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共荣获全国性荣誉113项、省部级荣誉215项,其中市总工会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等全国性殊荣,连年获得市委市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市总工会党组保持了“四好”领导班子荣誉。

    创新发展篇

    职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近五年来,市总工会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主导,持续优化工会工作环境,始终坚持思想道德引领,广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全面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引导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市总工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持每年召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职工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任务大宣讲、大教育,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做发展的推动者、改革的先行者、法治的宣传者、稳定的维护者。围绕引导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持续开展“劳模宣传月”、劳模精神“五进”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围绕提升职工素质,不断深化“十百千万”职工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两届职工运动会、首届职工歌手电视大赛及职工读书征文等全市性活动,建成市级以上职工书屋135家,建立全国职工教育培育示范点6个;围绕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凝聚起全市职工追逐梦想、全面奔康的磅礴力量。

    此外,咬定经济发展目标不放松,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奉献在气都”主题劳动竞赛,全面启动“践行新理念、双创促发展、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参赛企业覆盖面和职工参与率均超过90%。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日臻活跃。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55个,搭建职工“创新、创业”开发、展示、转化平台,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五年来,累计实现技术革新1721项、发明创造420项,总结推广先进做法772项,获专利570项,涌现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1120名和获得五一劳动奖章122名、五一劳动奖状59个、工人先锋号112个以及市级技术能手118人、达州市“金牌工人”48人。

    维权帮扶篇

    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职责所在。近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协调劳动关系纳入法治化轨道,使职工利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加强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维权机制建设,全市已建会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覆盖面达90%,8014家企业落实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协同人社、安监等部门开展清理欠薪、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安康杯”竞赛。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和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大力推行“两书”制度,市、县、乡和在外流动职工维权站四位一体职工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2924人次职工提供法律服务,挽回经济损失5771万元。

    工会组织常被喻为职工群众的“娘家”,让职工实实在在体会到家的温暖,是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五年来,市总工会不断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为困难职工提供“一站式”帮扶服务。健全完善市、县(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帮扶工作网络体系,推动大病救助、生活救助和助学的精准帮扶。着力推进工会帮扶工作项目化管理,积极争取上级工会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工会“四季送”品牌活动深入人心,共筹集资金6559.59万元,惠及职工119.2万人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市县两级工会共结对帮扶15个村、588户困难群众,帮扶投入8703.22万元(其中市县总工会直接投入444.34万元,引进各类资金8258.88万元),工会干部到村帮扶1680余人次。市总工会累计投入250万元,落实项目90个,已帮扶两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帮扶的渠县岩峰镇回龙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民生工程等帮扶项目正有序推进,以确保今年顺利脱贫。

    夯实基础篇

    打铁还需自身硬。近五年来,市总工会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全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新组建工会3759家,新发展会员40.3万余人,全市累计基层工会9968个,会员125万余人。持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广泛开展工会“小三级”联创、“双亮”、“双爱双评”和“会员评家”等活动,着力加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涌现出市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246个、模范职工小家114个。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实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2.8万余名专兼职工会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与此同时,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工会干部协管力度,规范工会组织工作程序,已换届的县(市、区)继续保持了由同级党委常委担(兼)任县(市、区)工会主席的良好格局。多渠道加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培训工会干部1.2万人次。此外,工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职工活动阵地日趋完善,达州市工青妇活动中心建成投运。财政代扣、税务代征工会经费体制机制有效落实,税库银一体化征收有序推进,工会经费稳步增长。加强工会经审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保障了工会经费的规范使用。工会女职工工作有序开展、作用更加突显,统计、信息、工运理论研究工作取得新成绩。

    工作展望篇

    今后五年,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职工就业创业、收入增长、社会保障难度倍增,工会工作面临新挑战。但同时,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12335”总体要求,确立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达州的奋斗目标,为工会工作和广大职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全市各级工会必将更加深刻认识党对工会的新要求、全力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勇于担当服务发展大局、服务职工群众的新使命,努力开创达州工会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市各级工会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践行“忠诚、友爱、激情、创新”的达州工会精神,以实施百场技能竞赛、百场求职招聘会、百场法律宣讲进企业、百场文艺送基层、百个乡镇(街道)职工维权工作站标准化建设示范点、百家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六百计划”为抓手,以构建项目化管理、协调联动、人才培养、考核督查、改革创新“五大机制”为保障,着力打造民生工会、法治工会、文化工会、廉洁工会,围绕中心凝心聚力,服务大局彰显力量,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达州建功立业,确保达州工会工作实现“全省有影响、全国有声音”,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为实现奋斗目标,全市各级工会将进一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引导、职工文化建设,在强化教育引领、追求共同理想中彰显力量。将扎实开展劳动竞赛,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在组织动员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中彰显力量。将进一步加强源头维权力度,落实职工民主权利,强化集体协商效果,完善劳动保护体系,在参与社会治理、协调劳动关系中彰显力量。将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加强法律服务职能建设,竭诚为广大会员提供普惠服务,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在服务民生改善、促进成果共享中彰显力量。此外,将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强力推进工会改革创新,狠抓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工会财务、审计、资产监管等各项工作,在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固本强基中彰显力量。

    回顾往昔,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工会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建设好“职工之家”,当好职工群众“娘家人”,进一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在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达州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新的姿态、新的探索、新的拼搏,在新征程中不断前行!□本报记者 徐冬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谱写时代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