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达州市各项财政金融奖励补贴达1260.7万元,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撬动和杠杆作用。
金融服务助发展
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从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入手,不断增强金融服务民生,助推经济发展能力。
改善支付服务环境,消除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空白贫困村285个。截至2016年末,全辖助农取款点5764个,实现小额取现58.4万笔、1.96亿元;转账27.62万笔、5.6亿元;代理缴费14.59万笔、0.22亿元。
推进金融IC卡建设。截至2016年末,全市累计发放金融IC卡697.89万张,达州城区以及大竹、万源和宣汉实现跨行刷金融IC卡坐公交,市中心医院和宣汉县医院开办了银医通,渠县老龙洞景区实现金融IC卡售票,部分住宅小区开通了金融IC卡缴纳水电气费,达州汽车西站和万源汽车站实现金融IC卡售票。
认真履行经理国库职能,加快服务型国库建设,全年市、县两级国库办理预算收入(不含调拨收入)193.15亿元,支出654.48亿元,组织发售凭证式国债4期、储蓄国债(电子式)10期,金额1.42亿元。与税务部门一道,持续推动电子缴税业务,电子缴税比例稳定保持在95%以上。
加强现金调拨管理,做好人民币流通监测预警,保障现金供应。截止2016年末,全辖共组织发行基金调入52.55亿元。完成货币投放187.55亿元,同比增长19.6%;货币回笼207.30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净回笼货币19.75亿元,同比下降38.3%。
金融稳定保发展
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从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入手,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达州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重点关注了钢铁、煤炭行业等去过剩产能行业诱发的金融风险和资金互助社风险,开展了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和跨界金融整治。搭建了由金融办、银监、工商等多部门参与的市级金融稳定形势分析平台,适时召开金融风险形势分析会。妥善处置了个别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与市人民检察院、国安局、公安局等单位共建情报会商、信息共享机制,并向司法机关移交重点可疑交易线索18份,抽派4人次参与司法机关洗钱调查,为辖内有效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提供了支持。开展现场检查4次,监管走访金融机构56家。
规范金融机构开业管理工作流程,全年对5家新设银行业分支机构及2家保险机构进行了开业审核。对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开展了专项执法和综合执法检查,依法对2家金融机构给予了27万元的行政处罚。
信用环境优发展
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从营造和谐金融生态入手,大力推进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我市出台了《达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2016-2020年)》,积极推动达州申报国家社会信用示范城市,牵头组织50个社会信用体系成员单位在《达州日报》共同发出《汇聚各方力量 共建诚信达州倡议书》,努力营造良好“诚实守信”舆论氛围。
与四川文理学院、万源中学、渠县千佛乡中心校等大中小学共建诚信文化教育基地14个,促进了诚信文化教育常态化发展。
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十四个单位组织开展第一届达州市“守信企业”评选,组织9个政府职能部门、1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制订“守信企业”激励措施,目前,已初评55户。
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了供银行、企业实时进行互动、互选的“信用达州网”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信贷权限的网点均在“信用达州网”注册,注册企业621户,337个项目通过网站获得融资120.47亿元。
□何永川 陈杨 本报记者 叶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