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三五”开局之年
我市商务经济发展硕果满枝
●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762.58亿元
达川区商贸物流园区。

    本报讯 2016年,全市商务系统紧紧围绕“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负重转型、追赶进位”的工作基调,突出“重规划、推项目、抓电商、促消费、扩开放”的工作重点,促进市场消费,扩大对外开放,商务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6年,“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为更加有效地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我市完成了《达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编制,已通过市政府法制办合法性审查。《达州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与此同时,《达州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编制已征求意见,正进一步修改完善。

    更令人可喜的是,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762.58亿元,增长13.4%,高出省政府目标(11%)2.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22.8亿元,增长9.2%,高出省政府目标(8.5%)0.7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2.45亿美元,完成省政府目标(2.4亿美元)的102%;实际到位外资完成5087万美元,完成省政府目标的113%。

    服务业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全市在建和基本建成的商贸集聚区7个

    为推进省级服务业发展示范城市和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打造“百亿”集聚区。全市正在建设和基本建成的商贸集聚区7个,通川区复兴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入驻企业24家,完成投资1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实现税收1.05亿元。达川杨柳商贸集聚区已初步建成,入驻企业56家,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交易额120亿元;万源古关东商贸集聚区已全面建成营运。河市生产资料集聚区、宣汉北城、大竹双马商贸集聚区正加快建设。

    目前,全市申报入库服务业企业42家,培育“小升规”服务业企业14家,培育“个转企”服务业企业84家。

    强化项目建设,完善流通体系

    全市新开工商贸项目16个,竣工20个

    2016年,全市商贸重点项目预计实现投资70亿元,超额完成65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新开工的商贸项目有16个,竣工20个,并重点抓好一批10亿级大项目建设,目前建成和在建的10亿级项目13个。

    全市商贸项目投资呈现多样发展的态势。香港豪德集团、香港中青置业、成都仁和春天、上海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在我市商贸领域大规模投资。中青家居广场、五金机电市场、长德商贸城、家豪摩托车市场等全面营运。福森建材家居市场、宣汉巴人广场等即将投运。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宣汉亿联家居建材市场正加快建设。

    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多点开花、全面推进,在建的城市商业综合体9个,升华广场、罗浮城市广场等已竣工、仁和春天商业广场、红星国际广场等正加快建设。

    全市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加快。年交易额上亿元的商品市场16个,好一新商贸城、五金机电市场等一批传统市场通过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改造,推动线上线下两个市场的融合,提升了市场功能,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方便农产品交易,全市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26个。

    强化市场拓展,消费活跃升级

    2016年,全市新增汽车保有量61200台

    2016年,我市先后组织4413家企业参加了“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620余次,展销活动14次,实现交易额129.16亿元,促进了城乡市场消费繁荣活跃。

    假日经济促进消费。去年,假日经济在促进我市消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去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全市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27.89亿元、3.68亿元、1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15.2%、16.5%、15.7%。

    2016年,我市认真落实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各项措施,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全市新增汽车保有量61200台;通过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清理整顿,强化二手汽车、报废汽车、典当、拍卖等行业监管,重点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和清理非法集资,严格民爆流通安全管理和专项整治,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年开展商务执法检查410余次,无违规违法案件,行业安全监管强力推进。

    强化电商发展,发挥首位作用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预计实现86.5亿元

    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预计实现86.5亿元,增长41%,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为27.5亿元,增长52%。

    加快平台建设。先后建成了达商网、0818团购网、巴山田园网等一批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中国秦巴在线等区域性行业平台正加紧布局秦巴,不断提升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模和应用水平。

    普及深化应用。新世纪百货、沃尔玛、苏宁电器在实体商场的基础上均搭建了网上销售平台。达州公路物流港、好一新商贸城等积极搭建区域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形成网络营销新模式。

    注重示范引领。去年3月,我市被省发改委和商务厅确定为电子商务示范市。渠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已建成营运,完成投资4500万元,建设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和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成了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和电商物流集配中心,电商孵化全面推进。宣汉、万源、达川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全面优化,正在推进服务中心和服务体系布局建设。全市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5个,乡镇服务站190个,村级服务点360个,开展农村电商培训2万人次,孵化个人网商375个,培育涉农电商企业72家,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亿元。积极推动万源、宣汉“农村淘宝”建设,通过线上销售,提高我市农特产品知名度和网销规模,实现网络销售额达1.3亿元。

    强化主体培育,推动外经贸发展

    新增“获权”企业26家,累计达到391家

    2016年,我市实施外贸创新发展战略,依托“1+7”工业园区,狠抓出口基地建设和主体队伍培育,经开区、大竹县和宣汉县三大外向型产业园区已取得了一定规模,2016年新增“获权”企业26家,累计达到391家,新增海关备案企业21家,累计达到280家。全市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2.45亿美元,完成省政府目标(2.4亿美元)的102%,其中:预计出口实现2.43亿美元。

    2016年,全市实际到位外资预计完成5087万美元,完成目标的113%,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利用外资10764万美元。我市还先后组织58家企业参加广交会、渝洽会、西博会、新加坡国际食品暨酒店用品展、亚欧博览会等“万企出国门”活动和投资贸易促进活动56次,签订金额达780万美元。

    (本报记者 魏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成风化人厚植感召力
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市政府召开第6次常务会议
我市商务经济发展硕果满枝
市政协四届第二次常委会召开
打造廉洁文化 建强基层党建队伍
政协达州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召开政协达州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
我市大规模绿化行动快速推进
政协达州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审议市政协四届二次常委会议未尽事宜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