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在大竹县龙井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董事长、市政协委员李祖健指着矗立一旁的“樊哈儿酒”罐装车间一脸自信:“你别看这个车间规模不大,正式投产后日产瓶装酒可达2万瓶,仅每年纳税就达1000万元以上。”
李祖健,1969年出生于大竹县双溪乡文昌村。1988年高中毕业后,就参工到了孔家沟煤矿。他先后从事过煤炭贸易、建材、建筑等行业。在2010年一次陪老父亲下乡游玩时,意外地与龙潭村的青山绿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绿水青山、淳朴民风深深吸引了他。由于地处深丘,龙潭村田少地多,收入来源单一,成为典型的深丘贫困村。2015年,按照县政协要求,每一名政协常委要挂名帮扶一个贫困村。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莲印乡龙潭村,向县政协主动请缨帮扶龙潭村。
龙潭村水质优良,当地群众素有家酿白酒的生活习惯。2015年8月,李祖健从东北采购了一批优质高粱,又从重庆梁平高薪聘请了高级酿酒师,开始了第一批试制高粱白酒。令人欣喜的是,这批“试验品”很快被亲朋好友“抢要”一空,这也更加坚定了李祖健的信心。“目前,我们的‘樊哈儿酒’商标已经注册成功,正在加紧采购设备和进行ISO认证。”
“我们本地高粱颗粒小,亩产不高,拿来酿酒到底效果怎么样哦?”对于发展高粱产业,起先,龙潭村的村民们疑虑重重。李祖健很快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高粱种子由合作社免费提供,合作社定期派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免费培训,高粱丰收后包括副产品秸秆由合作社按照高于市场价格的保护价进行收购。
2014年5月,大竹县龙井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合作社在龙潭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优质高粱,同时建起占地10余亩的原酒酿造车间和灌装车间。“下一步,合作社将吸收更多的贫苦户发展高粱种植,同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不断发展深加工业,吸收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就业。”□特约记者 王晓林 程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