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活6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城区公交满意度有多高?

    城市公交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关系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达城公交虽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城市形象。

    近日,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通过问卷及现场走访的形式,在随机选择的100名城区居民的调查中发现,虽然65%的市民选择坐公交,但对城区公交的服务态度、路线规划、安全保障等方面总体满意度不高,有34%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有34%的受访者评价一般,甚至有9.8%的受访者表示很不满意。

    □李维多 本报记者 李道全

    65%的受访者出行选公交 总体“满意度”偏低

    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在出行时首选公交车,选择网约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仅占21%和14%。在对公交车司乘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评价上,45.2%的受访者评价为一般,14.3%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9.8%的受访者表示很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司乘人员使用文明用语少,对乘客没耐心,甚至因小事与乘客发生冲突,及长时间滞站等客等。

    站台和路线规划不合理也给乘坐市民带来了很大困扰。调查显示,43.7%的受访者认为城区公交站点和线路规划不够合理或很不合理。其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一些区域公交线路延伸不够或者车次太少,如经开区、南城二号干道、石家湾、西外军分区等路段公交线路少、公交车次少。而另外一些路段的线路车次又相对较多,如3路、14路、15路三条线路的站点有80%重合,浪费了公共资源。其次,在公交站台设计方面,部分线路站台没有设计在居民聚集区附近,市民需要步行很长的距离才能搭上公交车,而一些线路公交车站点密度又过大,比如达巴路口至小红旗桥段,站台密度大、公交车停靠次数多,加重了交通拥堵。

    此外,安全保障及报站服务方面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在就“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驾驶员存在哪些违章驾驶行为”一栏调查中,“随意变道”、“不在规定道路上行驶”、“超载”、“违章停车”等违章现象反映最为突出,分别占到受访者51.2%、39.7%、34.1%和30.9%。报站服务方面,大部分车辆没设置到站显示牌,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关于线路和途径站点的信息,部分车辆没有语音到站播报功能,使一些不熟悉线路的乘客往往因此容易错过目的地。

    人才制度及设施建设滞后

    制约城市公交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交的规模不断扩大,达州城区公交车的总量已达363辆,公交线路共计33条。此前,达城公交主要由4家公交企业经营。其中,民营公交线路有18条,车辆168辆,占据城市公交半壁江山,其经营模式除有公司化经营外,还包括承包经营和合资合作方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日益明显。作为承担着公益性运输职能的国营公交企业,其所经营的大部分公交线路如:1路、4路、10路、12路、14路、26路等都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受此影响,公司职工待遇普遍偏低。

    优良的管理是公交实现高质量运行的关键。调查显示,目前达州公交营运的管理人才十分缺乏,以市公交总公司为例,作为拥有1100多名员工的公司,其本科(含在职)以上学历的员工仅有8人,大专(含在职)以上的员工不到60人。管理上,驾驶员聘用条件设置、日常行驶管理、考核等方面缺乏严格的标准。

    此外,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无形中加重了营运成本。目前除城区停车场可以容纳200台公交车以外,市公交总公司在西外临时租用的停车场仅可暂时停靠140台公交车,仍有20余台车辆只能停在路边。维修方面,城区仅在西外建了一个公交车修理厂,导致许多车辆不能就近维修。而随着旧城改造,位于塔沱的加气站停用后,加气成本也将会提高。

    城区公交体系改革

    补足公交发展短板

    城市公交是联系社会生产、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是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今年7月,达州市在公交体系改革中明确了“政府主导、合理补偿、平稳推进、保障服务”的原则,由政府收回未到期的民营公交特许经营权,形成达州主城区“一城一交”的经营格局。同时,通过理顺经营体制,整合公交资源,优化运营结构,建立健全政府财政投入与补偿机制,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优质、便捷安全、绿色环保的出行创造了条件。

    针对公交系统中产生的问题,调查认为,还应从强化行业管理入手,提升服务质量。如,引进一定数量的公交运营管理人才,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建立和完善公交车驾驶员的管理制度,对驾驶员的考核重点应放在服务水平、安全驾驶、车辆卫生状况等方面;定期对司乘人员进行培训,如驾驶技术培训、文明用语培训、服务技能培训等。

    在科学布局方面,应及时跟踪乘客的意见,做好用户调查工作,对乘客提出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各线路、各班次、单辆公交发车间隔等核心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及时调整不合理的线路,尽可能的扩大公交网络覆盖面,尝试在有条件的路段开设公交车专行道。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在复杂路段和繁忙线路修建排队上车设施,减少上车推挤现象;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实现站点公交信息提示系统的实时化,确保乘客能够掌握公交发车、班次、到达地点等准确信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主城区公交满意度有多高?
市委党校轮训党政干部
航空科普文化走进乐云村小学
定期献血有益于中年人健康
市城管系统举行第一届职工运动会
从“杨改兰事件”看低保腐败
市残联组织开展精准康复直通车服务
瞒天过海偷逃税 领刑三年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