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市中小学就全面开学啦!许多学生还没从悠闲的假期生活中调整过来,为此,本报约请通川区一小校长王仕斌、通川区二小校长石强、通川区四小校长侯红英等为家长支招,提前帮助孩子“收心”。
开学收心不能踩“急刹车”
自由自在的暑假当然令孩子们十分留恋,想起上学,心里或多或少有些不乐意:有的孩子假期功课没做完,担心老师批评;有的孩子假期太舒服,睡眠、饮食都没规律,一想到开学马上要早起早睡就难受,谈到开学就发脾气,情绪易波动,有些孩子甚至会睡不着觉、没胃口……
对此,通川区一小校长王仕斌认为,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畏难情绪,自己首先不要紧张,要坦然面对这些情况,不能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要帮助孩子调节生活规律,预习新学期课程,逐步进入开学准备状态。收心不能踩“急刹车”,不要采取施压的方式逼孩子收心,要学会激发孩子对新学期向往,对新知识有浓厚兴趣,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
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很重要
“让孩子尽快收心,在新学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家长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很重要。”通川区四小校长侯红英表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要让孩子明确暑假过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虽然可能许多心愿还没有达成,但仍要“朝前看”,不要再陷入回忆。因为暑假期间孩子有可能通宵玩耍或很晚睡觉,调整好生物钟必不可少。要按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和活动。
其次,要督促孩子完成暑假作业。很多中小学生常常到开学最后一两天才想起临时抱佛脚做功课,不仅身心俱疲,也使暑假作业的质量严重滑坡,要教育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对上学期的知识要点有所复习。另外,要确定好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实际,及时沟通交流,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但不一定太高,要量力而行。
让孩子对新学期上学有期盼
通川区二小校长石强提醒,家长为保证孩子带着积极情绪进入新学期,需要在心理上给予帮助,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给予积极暗示。
石强建议,家长要让孩子在情感上有一种对学校的迫切回归,离开学校两个月,孩子也许对集体生活有所想念,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又要见到你的好朋友了”、“你可以把假期的经历和同学们分享”、“你又可以听到你最喜欢的那堂课”……这类语言能让孩子想念校园,产生积极效果。
采访中,他特意强调,假期里,很多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缺乏管理,马上要开学了,要特别注意管住孩子,不要随时玩手机游戏或看动画片。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做“低头族”,影响教育孩子的效果。
·本报记者 王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