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税务部门整合办税资源,聚合涉税信息,推进征管互助和执法协同,积极构建“营改增”后联合办税新模式。
各地税务部门推出国、地税业务“一窗通办”,全市设立国、地税合作县级示范区2个,国、地税办税服务厅2个,国、地税进驻政务中心办税服务厅5个。国、地税就两类10项委托代征事项达成共识,确保代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通过建立涉税信息数据交换机制,定期交换相关涉税信息。今年上半年,国、地税共享信息445万条,运用相关数据增加税收4938万元。与此同时,国、地税共同筛选案源,选派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统一进户、共同取证、各税统查、信息互通,发现问题统一分析处理。今年上半年,共联合组织企业自查26户,自查补税288万元;联合检查重点企业11户,查补税款和滞纳金496万元。
(本报记者 徐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