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8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伍军人廖永发
返乡创业闯出新天地

    从部队退伍后,他坚持退伍不褪色,毅然返回家乡,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穷乡僻壤里,投身自主创业的热潮,在创业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践行了一个退伍军人的责任和义务。他就是退伍军人、万源市曹家乡后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廖永发。

    圆儿时“军人梦”

    1989年,廖永发出生于万源市曹家乡后河村。2006年职高毕业后,廖永发同家乡的亲朋好友一道去浙江打工,学习车床模具加工。但仅仅半年,他因为无比思念家乡而毅然选择回家,在家乡做起了生意。

    2007年,当征兵标语挂到后河村,儿时就有“军人梦”的廖永发不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年年底,怀着对军营的美好憧憬,18岁的廖永发应征入伍,到了湖北省孝感市某部队服役。

    “部队这所大学,磨砺了我的意志品质,让我终身受益。”廖永发感慨地说。

    返乡创业当“羊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9年12月,廖永发退伍回到了家乡。

    返乡后,廖永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最初,他开始做山羊买卖的生意。不久,他想到:为什么不把买到的母羊留下来让它繁殖小羊,赚更多的钱呢?说干就干,于是,他就开始把每次买到的母羊留下来繁殖小羊。数年下来,他家养殖的羊就达到了300多只。

    随着养殖的山羊数量的增加,廖永发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廖永发就请来了当地一对贫困的夫妇给他放羊,当山羊销售行情好的时候,他就把山羊卖后利润的一半给夫妇俩;即使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也绝不亏待夫妇俩,仍按时给他们发工资。

    除了养羊,廖永发还在村里经营着一个副食店。因为他有头脑,也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赢得了乡亲们的好口碑。2013年12月,他被选举为后河村村委会副主任。

    2015年初,廖永发投资30余万元,开办了曹家乡的第一家农家乐。今年5月9日,他的另一家农家乐——“新天地农家乐”也红红火火地开张了。

    致富不忘家乡父老

    创业成功后,廖永发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

    2013年,廖永发在曹家乡成立了万源市昊昊养羊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吸引了12户农户养殖生态山羊600余只。针对村里许多农户养蜂酿出的上等蜂蜜在市场上1斤只能卖60元至80元的情况,廖永发专程跑达州、成都等地多方联系推介,成功将村民酿出的蜂蜜价格提升到了每斤180元,增加了养蜂村民的收入。

    在廖永发的带动下,村里部分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开始回乡创业。邓良胜、曾绍江就是其中的两位村民,他们回乡搞起生态种养殖,所养羊的数量均达到了40余只。

    廖永发说:“部队的锻炼,让我拥有了干事创业的坚韧品质和执着精神,这些都是我通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因此,他退役回家后,常常鼓励村里的适龄青年入伍锻炼。几年来,村里已有4名青年陆续应征入伍。

    廖永发返乡创业和感恩乡亲的故事在万源传为佳话,他也因此成为该市退伍军人中的楷模。目前,他正带领父老乡亲一道,开始扩大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在山林中养土鸡与生态山羊,同时利用河渠养殖冷水鱼,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他的创业之路将越走越宽。

    “我享受创业带给我的一切,无论是失败的痛苦,还是收获的喜悦,都是我千金难买的人生阅历和宝贵财富。”展望未来,廖永发信心满怀。    □马发海 刘富莲 李声勇 祁玉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在全军和武警部队立功受奖
开江县
返乡创业闯出新天地
覆盖万源170个贫困村
宣汉县
香椿树下养鸡 贫困群众有了致富“金钥匙”
开江乐园村银杏示范基地
达川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宣汉县招商引资在务实中凸显成效
万源市河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