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平时忙于教学,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暑假,他们终于可以有时间陪孩子,也算是一种弥补吧。每年暑假,有的老师陪孩子外出旅游,有的陪孩子到乡下体验生活,有的陪孩子参加节目排练,忙碌而充实。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几位老师的亲子故事吧,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张玉华:陪着孩子排练课本剧
“这个暑假陪孩子排练课本剧,看到孩子一点一滴进步,我感到很欣慰。”7月20日下午,在达州市中小学课本剧比赛节目录制现场,看到女儿的精彩表现,通川区八小张玉华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张玉华上学期担任六年级教学,并负责学校办公室工作。女儿高梓绮在通川区八小四年级上学,还不到10岁。由于平时工作较忙,张玉华没有更多时间照顾和陪伴孩子。这个暑假,女儿被老师选中演课本剧,她决定和女儿一起排练。
从6月29日起,每天下午,张玉华都要放下家里的事,到学校陪同女儿排练。女儿扮演一只小鸟,两个小时的排练一直要坚持站着,虽然汗水打湿了衣服,可女儿从没有说过一声累。每当中途休息,张玉华都会来到女儿身边,耐心分析女儿还存在哪些差距,用欣赏的眼光看女儿的表现。
7月20日的演出,女儿不怯场,表情到位,声音洪亮,动作流畅,让张玉华欣慰不已。
张玉华告诉记者,自己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陪伴过孩子。这段日子,看到女儿从胆怯到从容、从自卑到自信,一点一点地进步,自己也跟着成长了。
张雨千:让孩子在故事中成长
“给孩子最深的爱莫过于陪伴。”说到自己的教育经验,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张雨千老师说出了这样的话。
张雨千告诉记者,两岁多的儿子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并且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所以不愿意分享是他的常态,越是教他分享,他就越是不乐意,整个一个什么都想独占的小霸王。为此,她选择了一本关于分享的绘本,把绘本中的故事读给儿子听。当讲到所有小动物都不愿给小兔子分享食物,小兔子难过地回家时,儿子突然大哭起来。张雨千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对儿子说:“儿子,没有小动物愿意给小兔子分享食物,所以小兔子很难过,那我们给小兔子分享食物,好吗?”听到妈妈这么一说,儿子赶紧往厨房跑,拿了菜叶,硬要给绘本里的兔子吃。
张雨千告诉记者,这之后孩子变化很大,吃饭时他会把自己喜欢的饭菜用勺子舀到她嘴边,嘴里还念叨着:“给妈妈分享。”他还逐渐给小伙伴分享水果,分享玩具……
除了给孩子读故事,这个暑假里,张雨千还尽可能地抽时间陪孩子进行各种亲子活动,如和孩子一起做小火车、搭积木、喂鱼、玩音乐律动、吹泡泡、去河边捡石子等。
杨丽萍:培养女儿阅读的兴趣
放假了,不再忙忙碌碌围着学校那一大群孩子转了。这个暑假,通川区八小教师杨丽萍最大的心愿是抽时间多陪陪女儿。
杨丽萍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喜欢读书,家里的书房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每当清静下来,她就会捧起书阅读。在她的影响下,女儿慢慢也喜欢上了阅读。为了鼓励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暑假里,她准备拿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
每天早上7:30左右,是自己和女儿约定的晨读时间,自己拿着唐诗宋词细细品读,女儿则选择一些童谣或谚语大声诵读。中午吃过午饭后,是女儿的自主阅读时间,女儿读童话故事书,或带拼音的儿童文学。这个时候,自己做家务,女儿则围绕在身旁声情并茂地读给自己听,边做家务边听女儿读书,家务活显得不再那么琐碎了。晚上则开启共读模式,柔柔的灯光下,母女共捧一本书,妈妈读一段,女儿读一段,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杨丽萍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除了自己感受到一份特别的快乐外,孩子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虽然孩子还没满7岁,但每天三个时段的阅读已然成为了孩子的习惯,她拥有的词汇量更大了,阅读的内容更加广泛了,慢慢地已经开始读一些儿童文学书籍了。
·本报记者 王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