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7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
农村学生圆梦大学的摇篮
——宣汉县南坝中学高考实现“五连升”揭秘

    李兵 王立兵 本报记者 桂爽 摄影报道

    仲夏时节,阳光炙烤着大地。宣汉南昆两岸的年轻学子追寻“精英梦”的热情,犹如这火辣辣的太阳一般。

    “你帮找找看,我孙女儿的名字在哪儿?”7月3日上午9时许,宣汉县南坝中学(以下简称“南坝中学”)校门口,一张鲜艳的红榜格外醒目。一位老者在一名年轻女士的搀扶下,仔细搜寻着孙女的名字。“在右下角,那不是你孙女向春林吗?”老人顺着年轻女士手指的方向,找到了孙女的名字,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老人是宣汉县南坝中学高2016级1班学生向春林的爷爷,听说孙女的高考成绩上了本科线,他特意来到学校看红榜。

    向春林平常爱玩手机、打游戏,初中毕业成绩为C等级,能否顺利升大学是家里人的一块心病。上高中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身努力下,成功上本科线无疑是一个奇迹。

    宣汉县南坝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高中,生源相对较差,高一入口成绩在全县前1000名的仅65人、前500名的仅14人。2016年高考,该校本科上线641人(其中,重本100人),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重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居达州市同级同类学校第一,且实现“五连升”。这组数据显示,大批向春林似的B、C等级学生,顺利考上大学。这所农村高中,成了许多农村学生圆梦大学的摇篮。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五连升”

    ●2012年至2016年本科上线人数:363人、405人、462人、517人、614人,2016年是2012年的近2倍。

    ●2012年至2016年一本上线人数:24人、24人、37人、88人、100人,2016年是2012年的近5倍。

    ●2012年至2016年达州排名情况: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一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一直居达州市同级同类学校第一。

    同步成都七中课堂。

    女子曲棍球队荣获市二运会冠军。

    精彩的文艺表演。

    学生军训。

    分组学习。

    学生家长络绎不绝看红榜。

    你追我赶圆梦精英

    “做梦都未想到这次能考上,三年的努力终于换来成功的回报。”与向春林同班的18岁女孩李春兰漂亮、阳光,今年考了489分,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幸福。

    李春兰,家住宣汉县茶河乡蓼叶村,父亲只念过小学,母亲从未上过学,父母分别在内蒙和宣汉县城打工。3年前,李春兰中考成绩为C等级,被宣汉县土黄中学录取,从家到土黄需转二三次车,于是父亲便将她转到了南坝中学。

    “父母在外打工非常辛苦,我一定要争气。”李春兰说,她不断给自己打气,但由于基础太差,第一次月考便考了全班倒数几名,全年级1000余名。

    当时,感觉高考无望,李春兰一个人躲在寝室偷偷地哭。班主任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李春兰,“一二次考差不代表什么,这说明你进步的空间还很大。”老师诙谐的话语,逗乐了李春兰,也坚定了她学习的信心。

    不爱学习的“调皮王”姚翔考了452分,与母亲“不合”的孙忠芹考了602分,在成都求学“不适应”的向芮旯考了594分……看着身边的孩子一个个走向成功,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我们邻居家的孩子今年高考上了重本线。孩子嚷嚷着要读南中,可孩子被另一所学校录取,该咋办呢?”在南坝中学办公楼二楼走廊里,一位中年妇女正通过电话向朋友求助,希望能将孩子转到南坝中学学习。

    校园里,前来查看成绩或报名的家长络绎不绝。

    教师血汗铺就坦途

    “这些天,我们正在给生源学校送喜报,前前后后跑了十多个乡镇。”刚送完喜报风尘仆仆返校的高2016级1班班主任李龙学说,虽然学校即将放假,但他们仍没有停下来,正将高考的喜讯传递到每个家庭。

    “今年,我们班有20多个学生上一本线,仅几个学生未上本科线。”李龙学说,这些成绩,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心血、汗水的结晶。平常,老师们一般凌晨6点起床,6:30前必须赶到班级,然后开始每天约5课时的教学,“每天下午放学的间隔时间太短,老师们吃饭也必须跑步前进。”

    李龙学老师的课程还不算多,英语教师李志厚每周正课24节、早晚自习9节、双休补课16节,周课时达48节。

    “老师们‘不敢’生病,家事一般委托亲人处理。”李志厚说,学校教师紧缺“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师生病需要手术一般会拖到假期。即便这样紧张,老师们还是利用月假等时间“充电”,“但一般是晚上偷偷去,再利用晚上偷偷回,像‘小偷’一样。”

    在教务办公室,教务主任、高2016级分管领导何明茂正在统计分析2016年的高考成绩。他不仅是教务主任、年级分管领导,还是两个班的数学教师,以前还兼任班主任。48岁本是“男人一枝花”的年龄,但数十年繁重的教学时光,早已将他的满头黑发染成了银白。

    “我们宁愿对不起家人,也不要对不起学生。”何明茂说,这是南坝中学全体教师的座右铭,也正是无数个李龙学、李志厚似的普通教师,撑起了南坝中学这片天。

    精英密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宣汉县南坝中学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前河之滨,校园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近6000人,生均占地和建筑面积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学校容量已达极限。近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优秀生源和师资大量流失。

    在生源、师资、硬件等不具备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农村学校如何突出“重围”?南坝中学给出的答案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013年,李政军从土黄中学调任南坝中学校长,通过深入调研和讨论,正式出台《宣汉县南坝中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该校将坚持“内涵发展,质量兴校”的思路,秉承“煽五育洪炉,铸九州精英”的理念,实现“创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到2016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13年的28.4%提高到50.0%,重本上线率从1.75%提高到5.0%;到2019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0.0%,重本上线率达10.0%。学校将通过弘扬精英文化精神,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并着力处理好“生源”、“师资”、“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016年的高考已经实现预期目标:本科上线率49.6%,重本上线率7.7%。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从2013年起,南坝中学开始实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将教师分为“准合格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五个层次,并设计了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成长规划,包括完成时间、具体措施和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按照规划,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促进教师理念转变和业务提升。

    “尽管学校负债严重,经费十分紧张,但学校在教师身上舍得花钱。”何明茂介绍,截至目前,学校已派出教师300多人次到河北、山东、成都、重庆等地学习,也邀请了香港汇贤、江西金太阳等教育集团专家前来举办“打造卓越教师团队”等讲座。

    同时,该校还积极推行高三、初三师生同堂考试,“问诊”课堂教学;推行人人都有的“小课题”研究,提升学术水平;成立集体备课室,推行“同级同科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一生中参加过无数次考试,没想到与学生同考,让我感到心跳加速。”数学教师彭祥超说,教师与学生同堂考试,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

    分组教学整体推进

    “我们学校人人都是班主任,每个科任教师分别对口联系六、七名学生,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教学。”李政军说,每个班除了塔尖上的少部分学生,大多数是中等及以下学生,能让这批学生学有所成,才能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分解了班主任的压力,帮助大批中等及以下学生取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积极尝试“分组教学”。分组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学”的环节,倡导“合作就是力量”。做到各班必分组、分组有原则、小组有文化、座位有模式,人人有职责、事事有评价。学生逐渐明白:我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学习就是快乐成长。

    同时,针对学生的成长,该校设定了三个层级:一是珍视生命,注重自我保护,加强体育锻炼,远离危险与疾病,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身体素质,做一个安全的、健康的人;二是珍爱生活,注重素质培养,加强文明修炼,脱离低级与庸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做一个文明的、健全的人;三是珍惜机会,注重能力提升,加强文化学习,脱离无知与无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做一个成才的、有为的人。

    为实现层级目标,该校开设了学生“校内社会实践”课程,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校举行励志演讲,寻找榜样的力量,揭秘成功密码,让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励志、成长。

    攀亲名校跨越发展

    从2014年起,南坝中学“攀亲”成都七中,合作开设了网络直播课堂,两校教师还经常互动交流。该校推行和成都七中一样的作息时间,同步直播七中精彩课堂。虽然成都七中的课堂教学容量大、节奏快,给学校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一跨越数百公里的课堂,一下子缩短了南坝中学在师资方面的差距。

    “南坝中学初中毕业后,我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高新实验中学。进校后,高手云集压力非常大,很不适应成都环境。”高2018届10班学生刘洪玮说,高一下学期,他又转回南坝中学,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并很快适应成都七中网络直播课堂,学习信心大增,成绩稳步提升。

    在当地,有一位企业家花费数十万元,将孩子送到成都某名校,以期取得一个好成绩。没想到,孩子到成都后“水土不服”,成绩一度下降到300多分。家长十分无奈,于2015年底将孩子转回南坝中学,没想到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510分的好成绩。

    “成都七中的课堂教学容量大、频率高、节奏快,给我校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政军说,以前一些教师没有走出去,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如今同堂竞技才知道有很大差距,老师们不得不“充电”,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精英”精神薪火相传

    “圣灯山上亮圣灯,精英中学育精英,前河开路后河继,波涌浪飞涛有声。”这是著名诗人梁上泉,对“精英”精神的歌赞。

    “私立精英中学”由无数精英在抗战时期创办,经八十年的精英文化积淀,演变成了如今的宣汉县南坝中学,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针对师资缺乏的问题,“教师专业成长计划”让无数年轻教师,成长成为新时代的“精英”;针对生源差的特点,分类管理分组教学,让无数农村孩子成为时代骄子;针对地处偏远农村的弱势地位,“攀亲”名校缩短了差距。

    这些举措或许称不上“划时代”,但就一所农村高中而言,却是一次次脱胎换骨的变革。

    更重要的是,学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让“精英”精神落地生根;学校有一支爱生如子的教师队伍,呕心沥血、牺牲自我,换来了无数学生的成才;学校有数千来自农村的淳朴孩子,勤学苦读、孜孜以求,赢得了一张张通往象牙塔的“门票”。

    在“精英”精神的感召下,南坝中学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或土壤,为“农村娃”变“金凤凰”铺平了道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1版
   第02版:教育2版
   第03版:教育3版
   第04版:教育4版
农村学生圆梦大学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