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日报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9月1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入金融“活水” 浇灌绿色农业
——大竹县信用联社助力循环经济发展纪实
大竹联社支持的多元化森林食品产业基地和生态农林业观光基地
硕果累累

    8月17日一大早,大竹县清水镇拱桥坝村的“核桃大王”邓林萍便一连跑了四个地方——林萍核桃种植基地、林萍核桃育苗基地、笨鸡养殖基地、千头生态有机猪养殖基地。从特色种植到特色养殖,邓林萍趟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是大竹县信用联社帮我圆了创业梦。” 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邓林萍总是以感激的口吻重复着这句话。

    暂时将时光拨回到2008年。当时,拱桥坝村还是大竹县十个特困村之一,农户增收渠道单一,村民生活十分困难。邓林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凭着多年在北京、上海打拼的经历,经过反复考察、试验论证,他决定利用现有荒山荒坡,通过种植核桃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然而启动资金不足的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泼在了邓林萍头上。怎么办?正当邓林萍束手无策之时,清水信用社客户经理已事先得到消息,便主动找上门来了解详细情况,同时,收齐信贷资料,建议他尝试创办一个专业合作社。同年10月,邓林萍在顺利拿到5万元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后,注册成立了大竹县林萍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参社会员数达120多户。之后,又通过社员贷款、农户信用贷款等方式,在清水信用社陆续贷款金额超过30万元。有了资金作保障,邓林萍与村社签订了3000亩荒山荒坡承包协议,从陕西引进薄皮核桃,于当年11月首期栽种了2000亩。

    为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针对核桃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邓林萍决定采取“以短养长”办法,通过建设笨鸡养殖基地、千头生态有机猪养殖基地等见效快的项目,有效化解核桃苗成长期间的资金压力,确保合作社走上良性循环之路。但资金不足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于是他再一次找到信用社,该社主任经过思考后说:“贷,帮忙帮到底,帮你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如此一来,大竹县信用联社又与邓林萍紧紧“抱”在了一起。很快,400万元贷款批了下来,有了这笔钱,笨鸡和有机猪养殖基地陆续建立起来。

    在大竹县信用联社的帮助下,林萍核桃合作社的循环产业已初具规模:生猪粪便实行零排放、零污染,作为天然有机肥料用于核桃基地;笨鸡投放在核桃基地散养,既减少核桃虫害又能帮助锄草,鸡粪也可以作为核桃树的有机肥料。今年,合作社又在这片地里种下了辣椒、番茄、南瓜等蔬菜,“现在,这些蔬菜到了收获季节,已陆续上市,效益很好。”

    经过7载的风雨拼搏,当初的一片片荒山,如今已绿树成荫,变成了价值不菲的核桃林。合作社从原来的单一核桃种植,发展为集生态笨鸡养殖、放养野香猪养殖、蜂蜜养殖、生态南瓜、核桃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森林食品产业基地和生态农林业观光基地。目前,林萍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6个种植基地、3个育苗基地,参社会员6000余户,总面积达5万余亩,实现年利润200万元,带动会员年增收1万元以上。

    在合作社逐步走上正轨之时,邓林萍又有了新打算,准备依托核桃产业及拱桥坝村水库发展旅游业,以核桃、笨鸡、生猪为带动,合作社下设的巴山绿源休闲山庄等也相继建设。为继续坚守邓林萍的循环经济梦,大竹县信用联社与林萍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成“对子”,形成了“专业组织+基地+成员+信用社”的发展模式。当合作社资金紧缺时,邓林萍再也不用四处想法筹措了,信用社在第一时间即可就近满足。

    近年来,大竹县信用联社着力发挥该社在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支持大竹县优势产业、特色农业等绿色农业项目,认真践行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信贷理念,助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了信用联社、专合社及农户三方共赢。大竹林萍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该社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经济兴则金融兴,金融活则经济活。近年来,大竹县信用联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绿色大竹”建设,为大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今年8月末,大竹县信用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95.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56.2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45.70亿元,占比达81.31%。    

    (张婵 本报记者 漆慧霞 徐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注入金融“活水” 浇灌绿色农业
渠县信用联社:竖起金融扶贫标杆
让农民工兄弟收获金融知识
达州农商银行举办文化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