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9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读历史要多做“加法”
□徐冬

    历史使一个民族自我认同,产生凝聚力,今年,我们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其目的也正在于此。然而,近年来,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对历史事实断章取义、对历史价值任意解构,对历史人物肆意曲解的现象愈演愈烈。凡此种种,不仅在学术界造成了紊乱,其流毒所至,削弱民族认同感,消解民族凝聚力,害莫大焉。

    “孔子是‘跑官’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在外面保养了二奶”、“岳飞是骄横跋扈的大军阀”、“汪精卫相忍为国”、“雷锋生活奢侈”……种种对历史、对历史人物的“另类”解读令人瞠目。诚然,史无定论,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空间、特定的群体当中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然而,历史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对其解读必须遵循最起码的认知和评判规则,不可能像创作科幻小说一样天马行空、肆意而为。譬如,对于汪精卫,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是作为“汉奸”而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同样,对于张自忠,海峡两岸都尊其为“民族英雄”。

    鲁迅先生在《战士与苍蝇》中有句名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历史英雄人物和常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时代局限和爱恨情仇,有的甚至在个人人格上存有巨大缺陷,对于此点,刻意粉饰、遮掩固然不好,但如果尽情挖掘、渲染也是万万要不得的。解读历史、品评历史英雄人物应多做“加法”,而不是一味地解构。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使抗战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历史价值也“越滚越大”。反之,忽视这一规则,一味解构历史,就相当于拿一把凿子不停地凿这个“雪球”,凿了一层又一层,最终会一无所获,归于虚无。譬如,对于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如果我们总是以当代的眼光,无限放大其“偏执”、“自大”、“无知”等时代所造就的性格缺陷,对其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新认识”,则只会使伟大的民族御侮精神消解于无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休闲
   第04版:视觉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民生
   第07版:西窗
省市政协委员捐17万余元助学
“修复”记忆
达川区为安全生产密集护航
鲜花送老师 祝福谢师恩
大竹农商银行创立大会 暨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解读历史要多做“加法”
村民家中突发大火 消防官兵快速处置
“蟹之家”强势回归 想尝鲜的“蟹迷”们,准备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