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奎
没有边塞关口的固若金汤,没有剑门雄关的峥嵘崔嵬,更没有一夫当关的易守难攻,千百年来,马渡关屹立于沙溪河畔,俯瞰车水马龙,静听熙熙攘攘。
宽阔的沙溪河是宣汉与平昌两县的分界。
一千八百年前,张飞受孔明之命,舞一柄丈八蛇矛,进军巴州,经瓦窑坝,战隘口,行至沙溪河,突遇河水高涨,不见舟桥,引蜀汉英雄竞折腰。月黑风高,张飞饮尽壶中酒,提矛挥鞭,战马腾空而起,一条豪气冲天的弧线,一道刺破苍穹的闪电,抵达对岸。
这精彩的一跃,渡处勒石刻碑“张飞跃马飞渡”;这壮观的一跃,跃出川东闻名遐迩的“马渡关”;这神奇的一跃,跃出“一马当先、飞渡两县”。
今天,笔直的宣平大桥横跨沙溪河。
我站在桥上看风景,清澈的河水从桥下缓缓流淌。
马渡关,历经多少沧海桑田,目睹多少世事变幻?
马渡关,一个弹丸小乡,先后设新安、阆英两县,置县史长达三百四十二年。
烟灯山、鸳鸯井、罗汉堂、风斗嘴、幽谷泉,十里长滩、鱼池梯田、蔡家茶海、梭山蜡梅、马渡石林,神奇而独特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往返。
浪洋寺的摩崖造像演绎唐代传奇,阆英山的碉楼寨门见证繁华豪奢,老林壕的青石古道回响马蹄得得,鲁班河的争夺战追忆红色岁月,百丈岩的依若故居飘出《康定情歌》……
巴人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红军文化、民歌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多元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传承,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底蕴令人惊叹。
马渡关,一个充满故事与传说的地方,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
依若故居
是一座老院子,你曾经的马夫指向了一间你居住的老屋。
院子的前廊、中厅、正院和厢房,院子的石坝、石梯、石狮和牌坊,一切彰显地主庄院的豪华气派犹在。
屋里的灶台、烟囱、水缸、火儿坑犹在,你坐过的藤椅、睡过的木床、用过的皮箱、翻过的康熙字典犹在。
可你不在。
你可知道?你改编的《苏二姐》,已成为川东北文化象征和地域标志,传达的是美丽、纯洁、亲善;你可知道?你收集的《马渡民歌》,让马渡成为民歌之乡,天籁之音,名扬天下。
你开创的民歌传唱活动生机蓬勃。
这里的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歌声响起,一个人,几个人,几十人,用生命在乡村田野真情吼唱。百丈岩在附和,鲁班河在欢呼,鸡呀狗呀连天上飞的鸟儿也驻足倾听,整个马渡成了民歌海洋。
“清早起来去放牛,一根田坎放出头……”跟随马夫的歌声,在老屋外不远处的一块菜畦上,马夫指向了你长眠的地方。
马夫垂垂老矣。
马夫念叨你的恩情,诉说你晚年的凄惨:“不到四十五岁就离开了。”
英年早逝。荒芜的坟茔似乎也诉说着你的凄惨。
一代风流才子,年少时意气风发,青年时春风得意,中年时寒酸落魄,人生如潮,起起落落。有多少人能明白你生活的无奈?有多少人能理解你内心的挣扎?我不能,也不会妄自揣测。
可以告慰你的是,情歌王子——李依若,我们记住了你。
马渡石林
张飞石、悟空石、关刀石、蘑菇石、鱼嘴石、鹰嘴石……石破天惊,形态逼真。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开花,石头长树,石头睁开眼睛,石头生长石头,奇岩怪石,叹为观止。
石中有林,林中有石。密林深处,别有洞天。
小寨、狮子寨,寨寨峰奇石怪。船架山、蔡家山,山山林茂藤缠。峡口幽长开阔、径幽香远,风斗嘴神风吹拂、冬暖夏凉,老林壕深邃隐蔽、世外桃源,欧家峡寒鸟栖息、鸟语花香。
岁月是把刀。
何需木匠、石匠、泥瓦匠,何需凿子、铁锤、抹灰刀,何需任何的裁剪、雕凿、修饰,亿万年的地质变迁与风雨剥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喀斯特地貌的神奇。
马渡石林,盘踞相偎,托起日月,隐现林间,沉睡千万年。
什么是沧海桑田,什么是地老天荒,什么是坚如磐石,什么是海枯石烂,马渡石林给出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