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活6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2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爱心赢得爱心
——市社会福利院的故事
特护部工作人员正为老人洗脚

    对被遗弃的孩子而言,她们是“妈妈”,用爱心抚慰着一颗颗受到创伤的幼小心灵;对“三无”老人而言,她们是“女儿”,用真情慰藉着他们孤苦伶仃的暮年生活……市社会福利院全体工作人员用真情换得真情,以爱心赢得爱心,进行着永无终点的爱的接力赛。看!昔日在福利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已接过了爱的接力棒,延续着爱的传递……

    特护部冯庆洁: 儿女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

    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不能自理的老人倒大小便、打开水、洗脸、吃药、喂饭,一直忙忙碌碌3个多小时,等所有老人都吃过早饭后,才能坐下来喘口气……这样的一份工作,对于41岁的冯庆洁而言,繁杂而辛苦。可每当家人劝她换份工作时,她却总是舍不得:“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这些老人没有亲人在身边,需要照顾。我在特护部工作4年了,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怎么舍得说走就走哦!”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为了让这些不能自理的老人也能安度晚年,冯庆洁总是怀揣着对老人的爱心、耐心、细心,对他们进行着无微不至的照料。有些时候,就连亲生子女也做不到的事情,她也会尽心尽力去做。有的老人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她便一天清洗三次床铺,拖洗六次地板;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无法上下床,她便拼尽全力把他们抱上抱下;有的老人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她便耐心同他们摆着“龙门阵”,安抚他们的情绪。

    虽然很多老人的言语已经不清,但他们双眼的视线却始终跟随着冯庆洁的一举一动,眼中写满了对她的依赖和感激。

    昔日弃童党小艳:

    这里的“妈妈”胜过生母

    儿童养育室,18岁的党小艳(化名)正耐心地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喂饭。和这里所有遭到父母遗弃的孩子一样,党小艳当年也是一名弃童。

    家住达川区麻柳镇的党小艳原本有个温馨的家庭,可6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此后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偏离。“当时,我的左腿被彻底碾断了。”面对残疾的女儿,昔日口口声声疼爱自己的父母发生了动摇,最终把党小艳遗弃了。

    作为“累赘”被遗弃的党小艳在福利院受到特殊的关爱。为帮其医好腿伤,福利院主动联系相关医院,为其进行专门的治疗,并成功安装上假肢。由于伤势严重,整个前期治疗足足花了近3年的时间。“当时,由于伤口没有愈合好,一到冬天,很容易发炎生冻疮。照顾我的阿姨,会每天用热水帮我清洗伤口,给我喂药消炎。”党小艳坦言,与无情抛弃了自己的生身母亲相比,这里的阿姨更像真正的“妈妈”。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党小艳已成功考入省民政干部学校。党小艳表示,以后只要逢假期,就会回福利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这里的叔叔、阿姨一把,照顾一下和我一样有着不幸遭遇的小弟弟、小妹妹们。”

    大学生孤儿谭小丽:

    毕业后做一名社会福利工作者

    浅浅的微笑,甜甜的酒窝,眼前的谭小丽(化名)和大部分女孩一样,是如此的活泼开朗。谁又能想到,这位21岁的女孩早在5岁时就因车祸失去了父母而沦为孤儿。“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抚养我,把我送进了一家私立孤儿院。”在这家孤儿院生活了10年后,2010年,谭小丽又被接收到市福利院。

    对谭小丽而言,心头始终有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自己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帮其彻底打开这个心结,市福利院倾尽了全力。“我们多次向省上进行申请,费尽周折为她申请到近20万元的手术款项。”据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曾凡斌介绍,手术款项筹集后,福利院又指派专门人员,带领谭小丽赴成都华西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最终采取了保守疗法,现在她的精神状态大有改观。”

    2014年,谭小丽成功考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成为该院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每逢暑、寒假,她总会回到福利院,帮助工作人员照看院里的老人,“算是发挥专业特长吧。”谭小丽坦言,毕业后,她也想成为一名社会福利工作者,“要接过爱的接力棒,延续爱的传递。”

    □本报记者 徐冬 闫军 摄影报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以爱心赢得爱心
上半年 我市近4万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
达川区督查门(楼)牌编码设置
2座保鲜库错峰销售
耕牛撞墙“自杀” 买卖双方扯“牛经”
又到一年毕业季 房屋租赁市场有点火
“离婚限号”: 权力的善意or角色的错位
通川区举行第二届公诉人律师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