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日报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达川区亭子镇抓党建促发展的调查
架起连心桥 共筑发展路

    初夏时节,走进达川区亭子镇,城镇和乡村的勃勃生机彻底消除了我们之前的疑虑:亭子镇总人口5.1万,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达3.9万人,在农村劳动力大举向城市转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村社会治理方式面临挑战的形势下,近两年,亭子镇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了特色种植业1500亩,基本实现了“一村一业态”,生态观光效益逐步显现,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亭子镇的发展?

    亭子镇党委的答案只有一个: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密切了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了党组织对发展的引导力。

    践行宗旨

    创新“四联两点两诺”

    年初,共产党员、飞牌村村主任袁国胜向全村父老乡亲作出承诺,要修通村里的2公里社道,还要把村里的招牌产品空心菜、西瓜和生姜的种植面积分别再扩大50亩。

    “当着那么多人说的话,必须要办到!”从作出承诺那天开始,袁国胜和村里的干部们一天都没闲过,有的人都忙瘦了。如今,半年过去了,飞牌村空心菜、西瓜和生姜的种植面积已经达标,社道的路基也已经完成。诺言即将兑现,袁国胜很是欣慰。

    飞牌村的事,只是亭子镇党委创新实施“四联两点两诺”工作法,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缩影。

    群众的意见要有人听。“四联”即领导干部联系片、机关干部联系村、村组干部联系社、党员干部联系户。在“四联”中,亭子镇党员干部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调查问卷、入户走访谈心等方法,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群众的事情要有人办。“两点”即建立村级群众服务点、依托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干部服务代办制,把服务群众聚焦在镇村两个环节,减少群众办事程序,让群众不跑路、少跑路,找得到办事的地方和办事的人。

    党员干部说话要算数。“两诺”即向群众作出服务承诺、向党组织作出责任承诺,以亮诺亮目标的方式指导工作、取信于民。亭子镇一边落实承诺制度,一边落实践诺制度,做到“承诺一件、登记一件,兑现一件、销号一件”,定期将承诺落实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联两点两诺”工作法实施近2年,全镇党员干部已完成服务承诺事项550余项,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20余件,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便的“末梢梗阻”问题得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四联两点两诺”转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的关系,使群众对党员干部更加信任和支持。

    争当表率

    展现党员干部新作风

    亭子镇是达川区“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的主战场之一,是达川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面临时代赋予的发展重任,亭子镇的党员干部处处发挥表率作用。

    2014年是达川区的交通发展年。修路既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亭子镇的农村社道公路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难题,然而,建好农村公路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责任所系!怎么办?

    困难面前,亭子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没有踟蹰不前。书记、镇长站到了第一线,全镇16个村,书记、镇长各自牵头包干了8个村的建设任务。主要领导联片,班子成员包村,驻村干部包社的“包片包干”责任机制迅速建立,亭子镇的农村社道公路建设全面推进。

    修路缺钱,全镇党员干部踊跃捐款,总金额达到12.3万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胜利村村干部付顺琼,看到村里修路工作无法突破,便主动拿出2万元。不少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宣传政策,感召群众,奔走在修路最前线。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修路的激情被点燃。胜利村村民夏礼久身患癌症,他还主动与在外务工的弟弟联系,共同出资3万元用于修路;公路开工后,他还拖着重病之躯在工地上跑前跑后帮忙出力。亭子籍的成功人士也响应号召,积极捐款修路。据统计,为修路,亭子群众筹集资金710余万元,有的群众一户筹资就超过3万元。全镇老百姓累计投工投劳12689个。

    2014年,亭子镇完成社道硬化45.9公里,100%的村通了水泥路。啃下了修路这块“硬骨头”,群众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亭子镇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修路,使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务实新作风;修路,让党员干部深深感到,只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党委政府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修路,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从2014年开始,截至目前,全镇共硬化村社道55公里。亭子镇的公路建设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得到了上级的肯定,镇党委书记、镇长双双被达川区委、区政府表彰为“路书记”、“路镇长”。

    筑牢防线

    给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

    如何去除群众对党员干部在廉洁方面的成见,如何增强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进而紧密党群干群关系,是基层党建工作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亭子镇从制度建设入手,首先规范的是党委、政府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场镇上的路灯坏了,一条街只有几盏灯是亮的,群众反应强烈。路灯改造涉及场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花销,属于重大事项,被列入镇党委会进行研究讨论。此前,镇上派人考察了其他乡镇的路灯,有人根据考察情况提议采用“高大上”的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好是好,但造价高达五六十万。经过大家商议,最终采用了节能路灯,效果也很好,却只需要十几万元。

    党风廉政是亭子所有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一案双查更是书记、镇长逢会必讲的内容。以前个别村干部心中那种“吃点、喝点、耍点、拿点不算事”的错误思想被厘清。村里的每一笔开支都要公开上墙,接受监督,每一分钱都要说得明白。

    后进村连“安慰奖”都不给,考核就是要让有的人脸上“挂不住”。镇上对村支两委的管理考核也越来越逗硬,以往那种“排排坐,吃果果,人人有”的过场式考核被彻底终结。

    亭子镇还全面加强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管理,认真开展全镇“守纪律、提效能、惠民生”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旗帜鲜明反对“四风”,创新实施了亭子镇机关干部、村组干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干部管理“1+1”办法和考核评价“1+4”办法。  

    镇领导牢记“两个务必”和“四个特别”要求,以身作则,带头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恪守公仆职责,不大操大办婚宴、生日,不涉足高档娱乐消费,不参与赌博,在干部群众中竖起了好口碑、高威信。

    聚焦发展

    党建与发展齐头并进

    基层党建绝不仅是建几个活动室、做几块展板、开几次会、组织几次学习,它必须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必须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从而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面对新形势、新特点,亭子镇党委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结合全市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达川区委“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科学制定“夯实基础、提升产业、保障民生、富民强镇”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产业强镇、商贸重镇、宜居新镇、休闲名镇”,建成幸福亭子的发展目标,为亭子镇未来及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载体。

    去年以来,在农村,亭子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2名有实力的业主,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达川明月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了达州脆李等特色种植业1500亩,生态观光效益逐步显现。各村都相继引进了一些适宜的产业,基本实现“一村一业态”,既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又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商家也赢得了利润,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在场镇,围绕“亭子新城”规划,有序抓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亭子水厂建设工作,解决了亭子人民的饮水问题。重新启动并建设完成了明月江亭子段堤防改造工程,整治河堤4197米,为新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安装了智能电表,完善了自动缴费终端和场镇低压网络,完成了库塘的整治维修、升级改造工作。

    “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齐头并进的关系。亭子镇良好的发展局面,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党建为先,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无私的贡献和付出。镇、村两级党组织实实在在为群众干事情,群众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有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抓发展的路子更加顺畅。”刚刚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的镇党委书记吴红萍深有感触地说。□文/图 王垭丽  本报记者  黄江涛

    发展观光农业,打造城市后花园。图为三江园家庭生态农场。

    一句句承诺,朴实无华,情真意切,亮明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回应着群众的期盼,也温暖着群众的心;

    一条条通村公路像玉带一样绕在山间,拉近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也连接着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

    一片片气势磅礴的产业基地,驱散了乡村的寂寥,孕育着收获的喜悦,带给人们的是奔向小康的新希望。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图为明月江堤防工程。

    开展普法宣传。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学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加快灾后恢复 抓好便民服务
达州2200余单位个人聘请法律顾问
众志成城 抗击洪灾
希腊全民公决 救助协议草案
通川区创建“省级法治示范区”迎检
“太阳星公益行动”村小圆梦活动展开
架起连心桥 共筑发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