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小学教师,捧着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仅仅工作五年后,他放弃了“铁饭碗”,搬进了深山老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就是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晓岗。
近日,刘晓岗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史:凭借着东拼西凑的2万元创业资本,通过7年的打拼,目前,已拥有一个占地50亩的旧院黑鸡原种扩繁基地和一个占地1200亩的标准化旧院黑鸡放养基地。年出栏量25万多只,产值300多万元。
2002年的7月,刘晓岗怀揣着原大竹县师范的毕业证,回到家乡旧院小学任教。捧上了“铁饭碗”,他成为了父母的骄傲,村子里面的好榜样。但命运因一只鸡而改变。刘晓岗发现家乡独有的黑鸡深受城里人的喜爱,每到过年过节,附近的鸡都被一抢而空。“但当时却没有规模化的养殖基地。乡亲们守着宝贝却不知如何做大,我要整合资源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2007年,刘晓岗不顾家人的反对辞掉了“铁饭碗”,“当时做那样的决定,其实真的很艰难,父亲的责骂,母亲的眼泪,都让我心里很不好受。在那时我就告诉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刘晓岗和父母促膝长谈了一夜,最终父亲同意拿出一万元支持儿子。
刘晓岗拿着2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建设完鸡舍后,钱已所剩无几,他找到村里的其他人商量,“能不能把你们的母鸡和粮食借我?等我孵出小鸡卖出去了就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还你们。”乡亲们同意了,就这样,刘晓岗在家人和乡亲们的支持下,凭着2万元的创业资本成立合作社,开始旧院黑鸡的养殖,当时的工人只有他和他的父亲共2个人。
几经沉浮,曾经对养殖业一窍不通的刘晓岗,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打击后,成长为万源市有名的黑鸡养殖户,生意越做越大。对于成功,他告诉我们没有捷径可走,“7年的养殖让我们把2万变成了600万,这就是家乡黑鸡带给我的财富。我仍要奋斗打拼,做一个为乡亲们寻找财富的趟路人。”
□丁辉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乡亲们闯出致富之路,他辞去公职,搬进深山老林创业。历经7年坎坷沉浮,他成了万源有名的黑鸡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