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事找律师把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在我市蔚然成风,2200余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及公民个人聘请了法律顾问,法治思维和法制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这是记者近日从市司法局获悉的。
据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法治达州”建设。2013年3月,市政府向10位法律工作者颁发聘书,聘请他们为市政府第四届法律顾问。去年9月,通川区聘请了13名法律专家为重大决策护航。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示范带动下,我市今年就有2200多个单位和个人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其中政府部门100余家、事业单位600余家、企业700余家、社团760余家、公民个人100人。全市有31家律师事务所(其中国办2家、7家个人所、22家合伙制所)的300多位律师和各乡镇法律服务所的数百名法律工作者活跃在达州各地,为单位、个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近几年,我每年都要花两万元聘请一名法律顾问,很多与企业有关的法律问题都交由律师处理,我轻松多了。”达城一位建筑商告诉记者,2011年7月份,他和开发商发生纠纷,由于开发商聘请的律师事前“研究”了合同,不少条款对他很不利,最终他吃了10多万元的哑巴亏。在朋友的点拨下,他决定今年花两万元聘请法律顾问为自己的商务活动“把关”。一位律师朋友告诉记者,不少市民在经济往来、买房租房等民事活动中,往往会通过各种关系找他们免费咨询,发生重大事件也会主动征求律师意见,或者聘请他们“出马”依法处理。
(本报记者 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