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宣汉县南坝镇沙湾新村聚居点看到,一条条街道宽敞整洁,一幢幢新房错落有致,凉亭、小花园星罗棋布;广场上,老人们在阳光下跳舞、打拳健身,休闲观光的村民三五成群、络绎不绝;荷塘中间的凉亭内,有的打牌下棋,有的喝茶聊天,如同身处公园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该村村委会主任龚照轩告诉记者,沙湾村紧邻南坝场镇,有2个组537户2149人。2012年,沙湾新村聚居点建设被确定为渠江流域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项目,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以及县委农办、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等单位积极帮助支持下,该村“村支两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调整土地、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分房”的原则,并采用“白墙灰瓦坡屋顶、角柱层线砖墙裙”的川东民居风格建设沙湾新村新农村聚居点。该项目当年3月动工,2013年底建成,占地110亩,可入住380户,绿化覆盖率达到35%。通讯及水、电、气管网设施齐全,建有23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12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农家乐和集消防、灌溉、观赏、养鱼一体的6亩荷花池。同时,还建有村卫生站、便民超市、图书室、娱乐室、警务室、生产资料门市等。公厕、垃圾箱、垃圾池、沼气池、路灯、标识牌等一应俱全,还配备了洒水车、清运车、城管车。幼儿园,中心校等也正在规划设计中。
“我家4口人原来居住在3间土木房内,新村建成后,我家分到了一套房子和一个门市,总共花费才8万多元。以前我们羡慕城里人的生活,没想到现在我们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已入住新房的村民康良银高兴地说。
同时,该村还按照新村带产业、产业促进新村的思路,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专业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建成了蔬菜和水果专业合作社,带动1组80户村民种植蔬菜200亩,并建起了100亩海椒基地,2组200户村民发展青脆李500亩。同时,该村还办起了砼管厂、沙石场、种猪繁育场等,村民过上了甜蜜的小康生活。
□文/图 唐功荣
本报记者 王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