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投入 基层党建工作“如虎添翼”
为使基层党员干部生活有保障,干活有劲头,无后顾之忧,能集中精力为村民干事,开江县努力克服财政穷、底子薄的现实困难,一次性投入3000余万元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将每个行政村经费从2万元提高到10万元、社区从3万元提高到16万元、机关工作经费按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总额的2%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投入600余万元,坚持资金打捆、项目打捆,通过组织新建、资产划拨、置换调剂、改造升级、直接购买5种方式,一次性解决13个村、29个社区无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具体难题。
着力培育骨干队伍,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采取“留村任职一批、推荐就业一批、定向考录一批、创业消化一批、学习深造一批”的“五个一批”办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分流,下派23名“第一书记”帮扶基础薄弱党支部,配齐配强乡镇组织员和机关党务干事,确保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有地方理事、有人干事。
“大马力”推动
基层党建水平“蒸蒸日上”
坚持抓当前与抓长远、抓责任与抓推进相结合,以过硬措施推动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3个月时间,通过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和检查验收四个环节,重点整治村(社区)干部侵害群众利益、以权谋私、违反财经纪律、违反社会管理秩序、为官不为、涉黑涉恶六个方面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实施“四评考核”办法,结合党组织书记“联述联评联考”,采取“个人履职述评、党建知识考评、书记现场点评、常委打分测评”方式,考核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引导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面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片区推进”制度,在全县划片分行业,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促进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大气魄”管理
基层党建机制“常态长效”
立足常态长效,从完善机制入手,抓基础攻薄弱,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务实有效开展。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机制,持续开展“入户五四工作法”,深化全县1.1万余名党员干部与14万余户常住居民“点对点”联系机制建设,防止联系服务群众“一阵风”。
建立党建工作定期督查通报机制,县委目督办、县政府督查室每半年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查通报,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分片区进行暗访,拍摄专题片播放,乡镇每月对辖区内村、社区进行抽查,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自我提升的危机感、紧迫感。
建立党建工作专项目标考核机制,分类设置考评内容、分层细化考评指标、分别确定考评权重,强化党建工作落实过程的考核和督查,坚持日常考核、专项检查及综合考评结合,建立起“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评网络体系。建立党建工作失察失职问责机制,把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合理划分等次,及时通报和反馈考评情况,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群众满意度低的,促进整改提高并作出组织处理。
□张燕萍 本报记者 何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