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强区 城镇兴区 基础固区 文旅靓区 法治安区
“五区”目标推动达川发展再提速

    去年9月,经国务院、四川省政府批复同意,原达县撤县建区,达川区应运而生。

    新区百业待举,发展是第一要务。今年1月,中共达川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把达川建成达州中心城市核心极和川东北经济强区。会议还首次明确,实施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和改革开放创新促进“三大发展战略”以及产业强区、城镇兴区、基础固区、文旅靓区、法治安区的“五区奋斗目标”。

    这注定将在达川区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区”目标相辅相成

    时间不等人,发展不等人。达川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产业强区、城镇兴区、基础固区、文旅靓区、法治安区的具体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重点,落实保障措施。

    产业强区——实施“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围绕产城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区域布局。以“生产性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主城核心区,实现生产与生活协同发展、互促跨越。以“临港经济和现代化商业”为重点,加快推进达川工业园区建设、亭子新城两个主城副中心建设。力争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城镇兴区——全面提升城乡规划水平,实现中心区域控规覆盖率、乡镇规划覆盖率、规划执行到位率达到3个100%。强力高效建好中心城区,加快壮大亭子新城、达川工业园区两个城市副中心,高效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品质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到2017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7%,城镇人口达到54万人。

    基础固区——在交通方面,加快主干线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逐步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国省道路为重点、区乡道路为网络、村社道路为延伸的“四横六纵”交通大格局,形成区镇(乡)1小时交通经济圈。在水利方面,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全面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做好病险水库整治,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文旅靓区——以文化旅游为引领,全面带动社会事业大发展。“红色文化、孝善文化、民俗文化”三大文化品牌成功塑造,文化产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城区教育资源紧缺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重点科技项目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水平逐年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三山两河一湖”文化旅游带基本建成,乡村旅游业繁荣发展。到2017年,实现旅游年收入16亿元。

    法治安区——全面落实“十大民生救助制度”等民生举措,有效执行“315”群众工作法等信访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刑事犯罪案件、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到2017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任务落实成效显著

    目标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达川区迅即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着力夯实组织、政策、要素、环境和人才保障,为实现“五区”目标注入强大动力。全区党员干部上下同心、砥砺前行,抢抓机遇、跳起摸高,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在新一轮创业中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大跨越。

    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达川区,亲眼目睹这里火热的建设场景,切身感受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感慨中更增了几分感动。

    达川商贸物流园内,各品牌汽车4S店鳞次栉比,前来选购汽车的市民川流不息。这儿能为消费者提供从汽车购买到上牌、上户、代缴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等专业化的一条龙服务,成为达州乃至周边市县群众购买汽车的首选之地。在位于马家乡的达川工业园,总投资4亿元的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吸引了10多家企业签订意向租用协议。围绕“产业强区”目标,达川区正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川东北经济强区”。

    位于达川区二号干道的升华广场,是我市的首个城市综合体,集餐饮、娱乐、办公、住宅于一体。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的装修和招商工作,预计明年10月全面投入运营。届时,将填补达州南城没有大型商业的空白,进一步提升南城的商气人气,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践行城镇兴区,达川区正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核心,以加快产业、人口和功能集聚为重点,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城镇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作为石板、百节、赵家、马家、碑高等5个乡镇的重要进出通道,总投资1.3亿元的国道210线大修工程已于今年5月开工,预计明年6月全面完工,届时沿线20多万群众将受益。围绕“基础固区”目标,达川区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水利、电力、燃气、通信设施等涉及民生项目的投资、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的真佛山景区在例行维护的基础上,启动了千步梯升级改造和景点道路维修两大工程,有望在今年年底通过省专家组4A景区复核。天益广场旁的达川区图书馆,前来借阅图书的市民络绎不绝。读书,俨然成为达川市民业余生活的新风尚。以文化旅游为引领,达川区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由原来的326项减少到现在的255项,达川区成为全市7个县市区中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少的区县之一。围绕“法治安区”目标,该区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治区兴区各项事业,着力在全社会增强法治理念,维护法治权威,构建良好秩序。

    数据说明一切!前三季度,达川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2.06亿元,同比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额106.7亿元,同比增长13.6%,地方财政公共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20.4%,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其中,地方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均位列全市前列。

    产业强区、城镇兴区、基础固区、文旅靓区、法治安区,“五区”目标建设已成为达川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本报记者 李晓兵 谭楚甲 黄江涛 朱成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省检查组肯定我市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
“五区”目标推动达川发展再提速
达州的经验值得各地推广
全市41处全国、省级文物保护范围划定
我省首座大型 环保燃气电站即将发电
普光经济开发区 打造天然气产业集群和铁合金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