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达州日报教育周刊 □参与学校:通川区一小 □活动指导:张冲 唐萍 罗丹
□本报记者 冯尧 王万礼 摄影报道
今年11月9日,是全国第24个消防宣传日。今年的消防宣传主题是“找火灾隐患,保家庭平安”。
为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增强逃生自救能力,11月5日,本报组织通川区一小70余名小记者走进达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金龙大道特勤中队,听消防战士讲解消防知识,了解消防装备,学习自救逃生技能等,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安全教育。
了解消防部队职能——
开展多种应急救援工作
采访中,一名消防战士告诉我们,消防战士的工作不只是防火灭火,还承担着多项职能。
具体说来,还承担了下列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体性事件、群众遇险事件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他还告诉我们,当消防战士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部队要求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后,必须立即按照规定着装,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0秒。
听了消防叔叔的介绍,小记者们对消防战士更加肃然起敬,热烈地鼓起掌来。
·本刊通川区一小小记者/董若澜、夏明洋、陈梓萌、曹耀文、魏小力、刘晓宇、薛智文
学习消防知识——
添一份平安幸福
采访中,消防战士告诉我们,要从小做起,认真学习消防知识,提高安全意识。要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报警电话,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地点和火势大小;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共公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劝家长尽量不要在家里吸烟,尤其是不要在酒后和临睡前躺在床上吸烟;外出和临睡前,应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家中如果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要错开时间,以防电线过载;不要玩火,要远离电器设备;燃放烟花爆竹,要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等。
消防战士还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而言,周边一旦发生火灾,同学们首先要做的是尽快逃离火场,就近叫人或报警。无法逃生时,可选择远离起火点,到取水、呼救方便的地方作为避难场所等待救援。
·本刊通川区一小小记者/黎峻睿、罗伟、黄紫蕊、黄郁涵、刘筱艺、蒙凌卿
进行消防体验——
掌握逃生自救技能
在采访现场,消防战士给我们讲解了消防知识,介绍了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职能。在现场,小记者们还见到了很多现代化的抢险救援器材,有液压顶杆、荷兰马特破拆工具、多功能水枪、液压多功能钳、隔热服、防护服……看到功能齐全的装备,小记者们特别兴奋,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大家争先恐后地问着各种问题,消防员叔叔给我们一一讲解了各项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最后,小记者们还进行了精彩的体验。当听说登高车可以升高到18层高楼达到53米时,曹耀文等10余名小记者在消防战士的保护下先后进行了体验。随后,小记者刘陶燕熹试穿了消防灭火防护服,当得知消防战士进行救援时,不但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还要负重几十斤救援工具时,小记者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活动最后,小记者们还学习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本刊通川区一小小记者/王越、刘昱希、游智博、黄奕先、李东翰、叶子
(详细报道见秦巴教育网小记者专栏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