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教育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建投资为东盟经济“造血”
——中国-东盟合作新未来之二

    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额将高达1.25万亿美元。“中国投资”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支可观力量。而在东盟国家,这股力量显得尤其有力。近几个月来,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宣布成立丝路基金,中国掀起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分析人士认为,为区域内互联互通“造血”,将铸造提振东盟各国经济增长、推动中国国内产业升级的双赢局面。

    促进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是此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重要经济议题之一。专家认为,此举将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推进东盟经济一体化夯实发展基础。

    面临内部改革遭遇瓶颈、外部需求萎靡不振的东盟,在孕育全球增长新希望的同时,也被陈旧匮乏的基础设施状况所羁绊,基础设施的缺位使制造业发展显得吃力。

    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一直掣肘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五年,仅印尼就需超过1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整个亚洲则需要8万亿美元,仅靠双边、多边合作和现有的地区和多边金融组织无法满足这样庞大的融资需求。

    路透社援引市场分析师约翰·康普的话指出,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地区性银行已经跟不上发展步伐,不能满足亚洲、非洲以及拉美等新兴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构建新的区域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十分必要。

    10月底,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并得到了广泛支持。21个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已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将为东盟国家的交通、油气管道、电网、信息网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更灵活的资金支持,犹如一个巨大的“血库”,为亚洲各国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亚投行成立以后,将通过联合融资等方式加强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将引入PP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契合地区合作新动向,为满足新的发展诉求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搭建起经济体之间、企业之间、公私之间的立体投融资框架,更大限度地激活各种资源,对接供求关系。

    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公司“I平方资本”合伙人高塔姆·班达里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降低亚洲地区的生产成本,提升制造业和贸易的竞争力,推动该地区经济强劲增长,亚投行的成立则显然有助于帮助这些国家加快实现基础设施的投资目标,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国内企业产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外投资能力愈加强大、对外工程输出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国将庞大的外汇储备用于建设海外基础设施,可以拉动国内基础设施剩余产能出口,取得“一箭双雕”效果。

    北京大学国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建奇指出,中国在此领域的投资将发挥其承建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优势,促进水泥、钢铁等原材料及商品输出,解决产能过剩,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及结构优化调整。

    从亚洲各国情况看,基础设施领域每投资10亿美元,可以创造1.8万个就业岗位。总部位于悉尼的易资本(Easy Capital)市场总监罗伯特·西蒙说,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带动亚洲经济创造新的辉煌。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1版
   第02版:教育2版
   第03版:教育3版
   第04版:教育4版
我市召开新任领导干部见面会 宣布中共四川省委干部任免决定
基建投资为东盟经济“造血”
加强组织领导 严肃工作纪律 确保本轮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圆满完成
我市组团赴安康考察城市建设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达州产汽车出口非洲
我市纳入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