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辍学后再自学拿到专科文凭;从田坎边成长为省作协会员。他就是任小春,参工20余年,爱岗敬业,学习不止。
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任小春悄悄收起高中录取通知书,开始了打工生涯。烧过锅炉,当过销售员……任小春珍惜每一份工作,特别能吃苦,尽管身材瘦小,哪里有活干,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后来,任小春回到家乡刻苦自学,先后考取了中师和专科学历,同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发表了500余篇新闻稿件,被团县委评为“渠县十大杰出青年”。
2001年8月,任小春被《渠县报》聘为记者、编辑。任小春自学了新闻采写和编辑理论知识,采写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新闻稿件。2002年10月的一个深夜,在随县工商执法人员到山上取证黑心商贩销售灌水猪肉时,从山上跌落,险些丧命。
2003年1月,因政策原因,县级报纸停刊重组,任小春被调到渠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工作。
初到新的工作岗位,机关内务管理、文秘写作、对外宣传等工作,不管份内份外,任小春经常加班到深夜,从没有一句怨言。2004年,任小春检查出“患有乙肝、肝胆管结石和颈椎病”。但任小春将检查报告默默地放在办公桌抽屉的底层,若无其事地照常工作。
2008年,任小春发表了《一个交通网友的真心话》《挨骂和执法问题》《和网友谈谈通村公路建设问题》等网评,把大众关切的问题梳理出来,一一给以解答。他写的网评《公德比有车更重要》还被腾讯微博推到了首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任小春把写作当作了生活的乐趣。2010年,任小春出版了文集《从巴河到渠江》,2012年出版文集《站立宕渠》。2014年7月,任小春成为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任然 本报记者 廖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