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患纠纷比较突出,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市民遇到这类问题又该如何维权,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呢?发生在宣汉县的一个医疗纠纷案例,或许能帮助市民朋友了解相关的医疗纠纷法律知识,同时也能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经过抢救无效死亡
索赔无果进而上访
2011年6月21日凌晨2时许,宣汉居民张海(化名)因故倒地,经当地居民报警后,被宣汉县公安局普光镇派出所民警和120救护车一同送到了宣汉县某医院分院救治。入院后,医生立即对其进行抢救治疗,由于情况严重,当日上午9点,张海又被转院到宣汉某医院本部治疗。但是,通过手术抢救,最终未能成功挽救张海的生命。2011年6月25日凌晨3时许,张海在宣汉县某医院死亡。
痛失爱子,作为父亲的张江(化名)当时痛苦万分,他立即找到院方要求了解病理及医治情况,并讨要说法,由于情绪激动,张江与该医院的保安发生抓扯,双方矛盾纠纷迅速升级。
了解此事后,在相关部门的召集下,院方与张江一方进行了座谈协调,但是由于补偿问题未达成一致,张江一家对处理结果不服,进而选择上访。
领导批示妥善处理
大胆尝试听证评议
张江一家遭遇的不幸,以及他们的上访,宣汉县主要领导获知后作了批示,由宣汉县司法局牵头,县法律援助中心、县卫生局、县调委会等相关部门参与解决。
宣汉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后立即会同相关部门与患者方家属进行接触,先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耐心“倾听”,让患者方家属通过“宣泄”使被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同时,还组织人员到患者方的家里去探望、慰问,通过拉家常式的语言、亲近的接触,不厌其烦的讲道理,耐心的劝说,细心的解释,终于感动了患者方家属,赢得了患者方家属的信任,答应调委会愿意与院方一道通过正常的合法途径来解决此纠纷。
针对患者方家属认为医院在抢救死者过程中存在诸多疑点,宣汉县调委会决定大胆尝试引用听证评议机制,举行了一场医患纠纷听证会。为保证此案公平、公正处理,邀请了县司法局、卫生局部分领导和医学专家、法律界人士、心理咨询专家,以及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事人所在地干部参加了此次听证会。听证会上,医方和患方就是否及时、妥当、科学地抢救病人进行了理性辩论;对病人的具体抢救程序、措施,患方向医学专家进行了求证和质询,专家组的同志就此予以了科学论证;医方和患方对此次医疗事故责任大小、划分以及赔偿事宜也向法律人士进行了询问,法律专家予以了详细解答。整个听证会历时5个多小时,最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医患双方均愿意通过调解这一途径来解决纠纷。
调解获得圆满成功
医患纠纷妥善解决
根据前面两个阶段的努力,宣汉县调委会认为时机已成熟,便通知双方当事人当面进行调解。
调解员根据听证会的意见,一方面明确经济补偿是院方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劝说患方要合法、合情、合理地要求补偿金。最开始,患者方家属提出80万元补偿,但通过调解,补偿金从80万元降至50万元,又从50万元降至30万元,最终双方达成了25万元的补偿数额,院方与患者方家属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律师点评:医患纠纷是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若不能有效化解,不但对当事人双方特别是患者方造成感情上的伤害,也容易激化矛盾,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冲击。因此,如果产生医疗纠纷,建议患者走医疗事故认定程序,或以“侵权之诉”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依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技术鉴定等渠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施法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