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达城的公交车基本都换成新车了,总体上给人感觉不错,但司机和乘客的素质还是没有上去。”近日,经常往返于成都—达州的蒋先生打进本刊热线18381835777向记者反映,一些公交车到站不停车,有时公交车与公交车之间为了抢客源故意抢道,也有不少公交车为了等客而“赖站”。
作为文明窗口的公交服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市民乘坐习惯是否文明?记者日前乘坐了城区部分线路的公交车,体验这个流动窗口的文明程度。
体验:
驾乘双方要补“文明课”
4月1—3日,记者先后乘车从达城达巴路口、老车坝往返西外、北外、南外,感觉车内环境舒适,干净卫生。而在一些新换的公交车上,还贴上了“让出一个座,得到一个微笑”、“管好钱物,小心扒手”、“车辆行驶中,请抓好扶手”等温馨提示语。但行车路线图则仅在一些老公交车上才见张贴。
对于市民反映一些司机“赖站”、态度粗暴的问题,记者在体验中也颇有感受。4月1日,记者乘坐11路返城途中,当行至张家坝江湾城附近时,该车长时间停车等人上客。而在从南城向老城区开行的7路车上,当车行至达川区政务服务中心时,一位欲往文家梁的老人由于不熟悉线路,向司机多问了几句,该司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是呀,是呀,你上来嘛!”
在前往西外的9路车上,由于正值上班高峰期,人流量大,开车的师傅见有人堵在门口不往里走,便扯开嗓子吼了起来:“往里走、往里走,后面是空起的。”听到师傅的大声叫喊,有的乘客开始慢慢往里挪动,而有的则一动不动,置若罔闻。
“你说人这么多,大家都挤在门口,后面的咋个上?”对乘客的这种“不理会”,开车的司机很是无奈。对此,在市公交公司上班的杜爱华也表示,他所开行的3路车,每次从西外返回时,很多乘客都是大包小包的,人又多,“就算你这样大声地喊,别人也不听招呼。”
部门:
坚决查处公交车违规行为
针对上述不文明行为,4月3日记者采访了市运管处公交科科长胡强。他表示,对公交车的文明行驶问题,部门早已出台了规范性文件下发至各公交公司,稽查人员也在不定时、不定线路地进行巡查。一些公交车从业人员不靠边停车,主要是一些地方车辆太多,司机想靠边而靠不到边。对一些司机“赖站”问题,文件也作了专门规定,即要求“即停即走”,最长不超过5分钟。另外,考虑到11路车在城区无站台,允许其将中心广场站作为首末站,停靠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为提升服务质量,市公交公司唐晓波副总经理也表示,该公司不仅制定了《公交客运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还设立了优质服务奖,对违规、不文明行为进行严格处理。此外,记者还注意到,该公司还就乘客上车、下车及乘车途中注意事项专门制定了《文明服务30个“怎么说”》。但在记者体验中,除听到语音播放器中有此类提示外,几乎很难听到公交司机有如此说法。
【采访后记】
文明需要共同守护
公交车是一个小小的流动平台,但却负载了众多乘客的愿望:文明礼让的氛围,温馨友好的提示,守时规范的停泊……所有这些看似细节,可足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除了要求驾驶人员按规则、要求驾驶外,还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乘客总难养成“前上后下”的习惯,明明只有三五个人也要去挤上一挤;乘车高峰时,也有一些人只顾自己方便而不主动往车厢后面移动;还有一些人,旁若无人地聊天通电话而不顾他人感受。
愿我们一起努力,时时从自身做起,真正为这个流动窗口增添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