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隐藏毒品、排查可疑爆炸物、锁定犯罪嫌疑人……记者最近走进万源市梨树乡警犬训练基地,零距离接触这些警队里的“特殊神探”,一条高大的德国牧羊犬迎面跑了过来……
“坐”!一句响亮的口令从远处传来,这条威猛的牧羊犬乖乖地坐在了地上,原来是基地带犬民警张帝发出的口令。“你不要怕,‘巴山’性情温顺,虽然个头不小,但不会咬人。”张帝笑道。
基地并不太大,正面一排楼房为民警的办公室,西侧有2间标准犬舍。院子中央几十平方米的空地上放置有板墙、人字梯、独木桥、涵洞等障碍物,为警犬训练时所用。
“基地是2013年10月组建的,是达州市唯一一家警犬训练基地。”据张帝介绍,基地组建以来,省公安厅先后配发了两条警犬,“一条是纯种德国牧羊犬‘巴山’,由我训练;另一条是纯种英国猎犬‘小歪’,由李伟警官负责训练。”
“‘巴山’今年1岁半,‘小歪’2岁,相当于人类青壮年时期。”据李伟介绍,1至3岁是警犬的最佳训练期。
“看,它们都享受‘一房一厅’的待遇。”两条警犬住的都是“单间”。犬舍四周围以铁栏,每间面积大约8平方米,分为里外间,里间是封闭的“居室”,供犬只休息;外间是露天的“阳光大厅”,是犬只活动的空间。
“喂养警犬的主要饲料是特制的犬粮,此外还要喂牛肉、鸡肉和煮熟的鸡蛋等食物。”据张帝介绍,一条警犬一天喂养两次,大概要吃掉1斤犬粮、1斤肉和1个鸡蛋,“不能喂太多,警犬必须保持矫健的体格。”
“建立依恋性,是训练警犬的第一步。”据张帝讲,狗依恋性的建立,是从喂食时呼名开始的,“给幼犬取名,让其熟悉自己的名字,喂食时,先叫其名,再拍拍其头部,说‘好’以示奖励,然后再给其食物。吃食时,再叫其名字并说‘好’,训练一周左右,犬就知道自己的名字了。”
“训练一条警犬大约需要1年时间。训练中,坐、卧、立、躺、滚、进、退、匍匐等动作都属于基本功,攻击、巡逻、警戒、越障碍、解救人质、搜毒、搜爆等专项科目,也都是一条专业警犬必须具备的技能。”
在所有的培训科目中,最难也最危险的科目恐怕要属“扑咬”了。在基地训练场上,记者观看了“巴山”的扑咬训练。伪装成犯罪嫌疑人的李伟戴着护具在几十米外一站,随时准备冲上去的“巴山”已发出凶猛的吠叫。“袭!”随着张帝一声令下,“巴山”箭一样“射”了出去,腾空而起扑向“嫌疑人”,死死咬住对方的袖套,无论对方如何反抗就是不撒嘴。听到张帝喊出“放”的口令后,“巴山”才松了口撤到一边。
“‘扑咬’训练的危险性特别大,因为有时我们很难预测它会咬向哪里,甚至出现过警犬的牙齿穿透护具的情况。”李伟指着手臂上的伤痕印记告诉记者。
带犬民警的辛勤和汗水没有白付。2013年10月21日凌晨4时许,万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接110指令:万源市太平镇穗丰大酒店内发生一起命案,要求火速出警。接警后,万源刑侦大队侦技民警迅速赶往案发现场。到达现场后,受害人已经死亡,侦技人员迅速对现场进行勘查,发现房间过道内遗留有犯罪嫌疑人血迹,具备嗅源条件。指挥员迅速指派张帝携带“巴山”进行搜索,最终在宾馆内将犯罪嫌疑人找出并抓获。
“5个月大的时候,它就跟着我训练,感情太深了,我一直把它看做自己的‘女儿’。”暖阳下,张帝温柔地梳理着“巴山”的毛发,而此时,“巴山”也撒起了娇,不停地用舌头舔着张帝的面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