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生活7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蜡梅精神永放光芒

    10月14日,我市历经7年之久的市花评定终于尘埃落定:蜡梅以38%的支持率香压群芳,被确定为达州市市花。市花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花卉,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靓丽名片,是城市人文特色的浓缩和象征,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市花的确定,有利于传承达州的历史文脉和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蕴,对提升达州城市品位和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带动全市相关绿色产业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市是全国三大蜡梅主产区之首,蜡梅资源十分丰富。蜡梅适应我市的地理气候、自然条件,广泛生长在大巴山区域,是我市的特色乡土花卉,有较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蜡梅可赏花观叶,适宜居室栽培,是极佳的盆景树材,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蜡梅作为市花,可起到“以花示美、借花扬名”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我市旅游的文化品位。

    更为重要的是,从象征意义上说,蜡梅傲霜斗雪、不争俏丽、以香报春的特质,恰与达州人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相吻合。

    达州儿女有蜡梅一样的硬骨气,越是腥风血雨,越是艰难困苦,人活得越顽强,越坚韧:“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战争年代,巴山红军浴血奋战,改天换地,形成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建设年代,面对160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英雄的达州人民团结一致,重建家园,又彰显出“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自立自强、不胜不休”的伟大抗洪精神。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硬骨气之外,蜡梅不与百花争时光,不和群芳斗艳丽的品格也与达州人不务虚名、默默奉献的特质相契合。无论是近年创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还是近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达州总有无数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怨付出,他们在千头万绪、艰难繁重的创建工作中生动展示了势不可挡的“达州力量”,竖起了永恒不朽的历史丰碑。

    市花的价值在于其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意义,必须让市花的文化内涵真正“发酵”,精神象征意义充分显现。为此,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社会认知度。要通过各类媒介广泛宣传腊梅及其文化、精神内涵,做到人人尽知、家喻户晓;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在绿地、广场、公园、学校、社区、企业等公共区域设置宣传标牌,通过深入持久宣传,使群众真正把蜡梅“装”进心里。

    再则,要把市花与我市绿化美化、对外宣传、旅游推介结合起来。有关部门要积极扩大蜡梅栽植面积,进一步突出市花在我市绿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体现特色;同时,积极号召市民栽种,以培养情感认同。旅游部门可把蜡梅相关内容编入导游词,予以宣讲推介;还可以在一些窗口行业,如引导饭店、宾馆内适当布置蜡梅,以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此外,还可建立相关网站进行专门宣传,使蜡梅真正成为代表我市特质的“绿色名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在达州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宏伟征程中,需用蜡梅精神凝聚全市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需用蜡梅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热爱达州、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需用蜡梅精神提升我市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我们在蜡梅精神的激励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徐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让蜡梅精神永放光芒
蜡梅十万亩 映我巴山魂
蜡梅即将开 挑选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