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生活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市住建局 勇当新型城镇化建设排头兵
□贾金戈 严开川 本报记者 张文

    碧水蓝天别样天,绿树绕城画中来。驱车达州大地,随处可见一条条宽阔平坦的街道、一座座崭新靓丽的高楼、一个个优雅宜人的住宅小区、一排排郁郁葱葱的风景花树,胜景如画。一座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已在川渝鄂陕结合部悄然崛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开拓创新谋发展,群策群力抓落实,努力争当推进新型城镇化排头兵。8月16日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会召开后,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市住建局结合自身工作对照目标,逐项自查,决心尽职履责,只争朝夕,奋力谱写新型城镇化新篇章。

    强化规划 科学“绘”新城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建设,规划必须先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合理的规划。今年以来,市住建局以超常规的思维,以超常规的举措,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领导重视,确保规划编制进度;二是严格进行规划编制单位招标、比选,确保规划编制单位的专业水平;三是严格执行专家例会、规委会审核制度,仔细审核规划编制成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无“硬伤”。

    截至9月底,已完成《达州市“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达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2013-2017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新修编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和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已完成近期城市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近20个城镇近期建设重要地段的修详规划和城市设计。全市304个镇(不含县政府所在地的镇5个)、乡的总体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编制率达到100%。全市已累计完成3471个新村规划编制,先后完成了达州市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7个县(市、区)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实现了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全覆盖。

    惠及百姓 改善“住”环境

    居有其所,民心安。住房是民生之本,保障是和谐之心。实施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也是建设幸福达州的重大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住建系统全面推进该项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梦。

    一是加强对各县(市、区)各类棚户区进行摸底调查;二是加大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落实力度;三是创新启动棚户区自主改造工作;四是加快旧城危旧房改造综合整治。

    截至目前,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2368户。市政府制定支持企业和居民自主改造的实施意见,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达州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通过旧城危旧房的综合整治,使群众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得到改善。各县(市、区)已完成各类棚户区的摸底调查。同时,将根据规划和改造时序,启动2014-2017年改造项目储备工作,并及时上报省住建厅备案,积极争取国家、省的资金支持。

    同时扎实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市上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制定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公共租赁住房实施细则》《农民工住房保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公租房保障制度体系。

    目前,全市已落实12个公共租赁住房房源项目共计4064套(其中成套型4034套,宿舍型30间),可用于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截至9月底,已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41户,各地正在加大建设力度,计划年底前,严格按照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规定,接受申请并完成分配工作。

    做大做强 建筑“新”岗位

    建筑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强。全市住建系统充分发挥建筑业的作用,支持建筑业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力争今年新增建筑业岗位1.5万个。

    一是突出发展建筑业,加快培育一批优质建筑企业,做大做强达州建筑业品牌,带动更多的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充分发挥建筑业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重要作用。二是抓好劳务基地建设。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三是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四是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落实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目前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达7.3万人,比去年同期新增3.42万人,同比增长128%。共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204家,其中施工总承包94家,专业承包51家,劳务分包59家,截止9月底,预计完成建筑业产值156亿元,完成建设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培训786人,二级建造师(员)继续教育461人,227人已通过省住建厅的延续注册管理。一线操作人员技术工人培训鉴定217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1471人,其中新考核合格的751人,复训720人,培训三类人员安全能力考核1278人,其中继续教育889人,新考核389人,累计培训农民工已达4000余人。

    百镇试点 小城“大”行动

    发展小城镇是化解新型城镇化问题和困局的核心战略路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抓手。思路决定出路。今年,住建系统将全面完成通川区复兴镇、达川区石桥镇、万源市白沙镇、宣汉县南坝镇、开江县任市镇、大竹县庙坝镇、渠县三汇镇等7个镇省级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具体措施是:一是抓好“百镇行动”规划编制。达川区石桥镇、开江县任市镇、大竹县庙坝镇、渠县三汇镇、宣汉县南坝镇等5个镇已完成规划修编,并通过省、市组织的评审,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加快了通川区复兴镇、万源市白沙镇的修编。二是启动“百镇行动”基础设施建设。7个省级试点镇共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7个,今年共计划总投资48530万元。截至9月底,完成投资20729万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713万元;公用设施投资完成5140万元;园林绿化投资完成2048万元;风貌塑造投资完成3828万元。三是落实责任主体。加强统筹协调,制定《达州市小城镇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责任主体。同时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督查和指导。

    新区建设 巴渠“耀”奇葩

    市委提出,实施主城区带动战略,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以创新驱动为动力,走达州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必须在区域内强化主城区的集聚发展,在区县间鼓励县域摸高突破,主城带县城,县城拉乡村。

    市住建局高度重视新区建设,精心策划安排建设方案;多方面多举措筹集资金,保证征地和拆迁工作的快速推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向省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约12.36平方公里,占目标的114%,市政基础设施投资66.44亿元,占目标的207.6%。

    一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市新区建设。重点建设西城新区、经开区长田坝新区、南城三里坪新区和北城滨江新区四个城市新区。新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58万人。截至2013年9月底,新增城市新区建成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19.58亿元。

    二是加快推进各县(市)新区建设。大竹县:重点推进以北城新区和东湖新城为重点的新区开发。截至9月底,新增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15.6亿元。渠县:重点对北城新区、东城新区和西城新区3个新区进行建设,截止9月底,城市新增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约8.5亿元。宣汉县:重点对西区新城和北部产业园区2个新区进行建设。截至9月底,新增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12.5亿元。开江县:重点对城普新区进行建设。截至9月底,新增建成区面积0.38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3.76亿元。万源市:重点对东区、河西等4个新区进行建设。截至9月底,新增建成区面积0.83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约6.5亿元。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表示,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达州住建系统打造成“梦之队”,带领干部职工争做达州最美“追梦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达州市住建局 勇当新型城镇化建设排头兵
柔力球:舞出来的魅力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