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达县南外镇四合社区七里街仁和园小区前,市政工程施工人员正在撤除警示标志,经过近一周的努力,这里原来近50米的破碎街面已全部重新铺上地板砖;行人在该处十字路口过公路时,都是在红绿灯的指示下,沿着斑马线有序通过;在社区组织下,附近居民楼清理牛皮癣的工作也已接近尾声……
今年,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全面启动,达县迅速行动起来,抓载体、强教育、加大投入,从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达县今年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县上组织3个督查组,常年开展创建工作督查。对督查出来的问题,实行一次限改,二次黄牌,三次红牌的通报制度。
在创建工作中,达县利用各种载体,丰富了活动内涵。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县组织开展了“深入治理‘五乱’、建设美好县城”攻坚行动,印发治理“五乱”宣传资料15万份;处罚违章车辆300余台次;纠正骑门摊1300余个,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83吨,清理“牛皮癣”785处。推进“门前双三包”工作。县城管执法大队在城区东西干道、西环路、达万路、华蜀南路等主要街路认真开展“门前双三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推进志愿服务。县上成立了志愿服务支队,全县注册志愿者3000多人,名列全市前芧。同时,各单位也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市民文明养成教育。县妇联在南外镇聘请下岗女工成立“妈妈文明劝导队”,南外镇组织社区成立“义务纠错队”,在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教育行动;交警二大队近期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遵章守纪上,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围绕创建目标,达县加大投入,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提高民生质量。在城市建设规划上,先后完成达州市南城中心组团、三里坪人文生态区、杨柳配套工业园区、翠屏山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修订及审批,完成小河嘴片区控规初稿,完成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华蜀路整治规划、文体中心周边项目及杨柳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启动了城市进出口通道景观规划等;在建设上,按照“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思路,推进了一批城市道路、环境整治、防洪排污等基础性、功能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市政设施投资达23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王锡敬 朱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