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生活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4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昌印象

    车在一马平川的道路上奔驰,透过前挡风玻璃,看到天空远远的、蓝蓝的,辽阔而洁净,时不时还有一团团棉花糖般的白云,忽而飘到车头,忽而又跑到远处那路的尽头。两旁的车窗闪过的不仅是路标路牌、安全警示口号和标语,偶尔还可看到红树林,更多的是棵棵棕榈树、片片椰树林,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绿郁葱葱的景象。

    老天赐予860万海南儿女一座3.5万平方公里的宝岛,这里没有分明的季节,完全是一幅春天的画卷……

    文昌的鸡琼海的鸭

    文昌鸡驰名中外,其经过先圈养再放养而后又圈养这个循环过程,大约要一年以上时间,一般体重在5、6斤,大的在8斤左右。文昌鸡的做法简单,白切,能保持鸡的鲜味,拌沾水碟,才能成为佳肴上食客们的餐桌。

    饱食了文昌鸡,主人又提出去尝尝琼海鸭。

    主人家的热情和周到真的让我感动,“吃”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已不算什么,主人的意思,是想让我们去彼邻的琼海县看看博螯论坛中心,看看博鳌小镇和琼海县城的商业氛围,然后安排我们去他亲家也就是我同学家吃午饭。

    同学林总家在文昌与琼海交界的乡下。我们顶着烈日驱车赶到林总家已是正午时分,几辆车开进林家院子,停在一棵大树下,林总一家人热情地迎接我们,问候寒暄。落座刚一会儿,主人那刚六岁的儿子拉着我的手,沿着一个约两亩大的池塘走到塘边的亭子里歇息,婶子给我们端来了菠萝,五叔为我们切开当地最好的黄皮椰子。刚开始品尝,小侄子又来催我们吃饭了。

    在南方特有的屋檐下摆了两桌,林总亲自下厨,用刚从塘里捞起的鱼为我们做了两个地道的川菜——麻辣鱼和酸菜鱼。当然端上桌的肯定少不了琼海鸭和文昌鸡,沾一下用生抽、蒜粒和桔子汁拌的碟子,品出的当然就是海南岛上独有的风味了。

    文昌的风雨和山水

    文昌市地处海南省的东北部,三面临海,常遭受台风袭击。特别是在旧中国,由于遭受饥疫、旱灾、台风加上封建统治的残酷压榨,文昌人不得不开始了中国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即下南洋。大批穷苦百姓通过同乡宗亲互相携带,不带妻儿不带祖宗牌位,每年冬至前后,成了年的文昌人从文昌的清澜(镇)和铺前(镇)乘船趁北风随波漂流月余抵南洋等地,开始异国他乡的艰辛生活。年复一年,现文昌市只有55万人,而在世界各地的文昌人却约150余万人,所以文昌也被称为华侨之乡。

    如果不是奔着“龙城百货”项目,这辈子可能都不会认识文昌这个县级市,就更无法知晓文昌的历史、人文、旅游和自然资源了。

    因为宋氏三姐妹的缘故,主人特意安排我们去了宋氏祖居。其实宋氏三姐妹均不在文昌出生,并且她们一辈子都没回过文昌老家。在宋氏祖居纪念馆里,通过珍贵的照片和文字,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宋氏姐妹一家。她们的父亲叫宋嘉树,刚成年便随堂舅下南洋飘泊,辗转到美国范德堡大学神学院学习。成了传教士后,1886年回国在苏州、上海传教,还在上海创办了印书馆,参与创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同时兼任上海福丰面粉厂经理,是孙中山的好朋友。回国两年后,宋嘉树与浙江宁波的大家闺秀倪桂珍结婚,就是这个伟大的母亲在上海生下了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子安、子良六子女,闻名于世。

    离开宋氏祖居,车在椰林中一阵飞奔,来到铜鼓岭山下。铜鼓岭山有44平方公里,山上有3000多种世界珍稀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山林。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到达山顶——铜鼓岭,车就停在海军某部雷达站的篮球场里。

    这个雷达站是一个营的建制单位,有官兵二三十人,常年驻守山上虽然枯燥寂寞,但比起驻守岛礁的同行算是幸运的了。

    下车与海军士兵一阵闲话后,在清冽冽的雾霭中沿着陡峭的石梯子前行,一边听自己和同伴急促的喘气声,一边又听到那此起彼伏且略感恐惧的海浪声。爬了约10分钟到达山巅,看到一块约5吨重的怪石,据说当大风吹来时,这块巨石会随风而动且不倒,大风过后巨石仍旧在原处,所以当地人叫它“风动石”。站在“风动石”旁,海浪声响更加清晰可辨,不停地袭击着我的耳膜。透过雾霭隐约可见山下月牙型的海滩,主人说那叫“月亮湾”。“月亮湾”旁边是数不清的水塘,里面是当地渔民养殖的海产品。

    时间尚早,主人又把我们领到文昌市郊的一处海滩,叫东郊椰林。坐在椰子树下,抬头一望:哎呀,几个椰子正好悬在头上!主人看出了我的担心,说:不用怕,即使椰子成熟了,也从来没有砸倒过人。椰子全身都是宝:椰子壳可做成舀水的勺;生在椰子壳里的椰棕是做席梦思的上好原料;椰子汁可清凉解渴;椰子肉吃着像粥又像耦粉能充饥。据说灾荒年海南没有饿死人,就是椰子立了头功。

    东郊椰林是当地政府多年前最早打造的休闲胜地,因为这里是离文昌市区最近的一处海滩,只有大约10分钟车程。但是现在这里已经听不到海浪的咆哮,感受不到海风的抚摸,更看不到身着泳装的男男女女,这里已经填海造房搞开发了。

    文昌的城市和乡村

    文昌有条河,叫文昌河。文昌县名因这条河而得名,有偃武修文之意。小城沿河而建,始于唐贞观年间,曾隶属于崖州、琼州和广东省。

    这座风光旖丽、秀外慧中的小城,文化氛围浓厚,商业氛围却较淡。

    文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文昌中学有200余年的历史,每年都有众多优秀学生考上海内外名校。文昌是一个不足10万人口的小城,却有一条街叫教育街,汇集了一所高校(海南外语学院)、一所职业中学、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国名校(文昌中学)。古代从这里走出了与海瑞齐名的明朝良吏邢宥,近代从这里走出了共和国大将张云逸、国民党上将陈策等190多个将军。其中有个百余人的村子出了四个将军,不管是解放前还是现在,劫匪、小偷从来就没有光顾过这个村。

    文昌有条老街叫文南路。这条街古朴中透出洋气,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下南洋的华侨爱国爱乡和衣锦还乡的真实反映。这条街上的底层全都改成了商铺,聚集了各种行当,有卖百货鞋帽、服装包包、进口商品的,有专卖店、综合店,有刻字画像、修锁洗衣、镶牙理发的,有卖水果、卖小吃的,有逛街购物也有打牌下棋的,虽然有点像我们这里的乡场,但没有小贩的吆喝声也没有商家的促销喇叭声。

    文昌的乡村洁净而美丽,空气中浸润着果香,一年四季都被大自然的绿色笼罩着,仿佛就是一个天然大公园。不管是城里还是乡镇,这里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男人喜欢泡茶馆女人干农活做家务。文昌大大小小的茶馆,或在屋里或在楼上或在房前或在路边,早上8点左右,一定会迎来第一批茶客,花两元钱泡上一杯当地著名的“老爸茶”,再叫些零食和点心,便过起了一天的安逸日子。此时我突然理解了当年在海南琼海为什么出了一支红色娘子军,而没有红色男子军。

    □何 潺(达州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文昌印象
偷 饭
山塘记(外一首)
老街
旧疾
贺享雍十卷本乡土长篇小说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