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者在达县一些乡镇见到了一些在外务工的亲戚、朋友和同学。谈话中,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春节回家历程。通过他们的春节回家交通方式的改变,记者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打工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在外面打工,靠国家的好政策,我挣了点钱,想到前几年春节回家火车票不好买,就自己买了一辆车,腊月二十六从杭州开车回家,虽然有点累,但还是方便了很多哦!”正月初二,在达县堡子镇长垭村四组,在外务工的徐攀对记者说。
徐攀在杭州开办印花厂近10年了,已在杭州买了房子,户口也都迁了过去。前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生意受到一些冲击,但近几年生意又有了起色。
说到过年回家的感受,他告诉记者,最初在外打工的几年,每年春节回家时,一到腊月二十几,就要到火车站排队买票,有时几天都买不到票,最后只好从票贩子手里拿票,高价被宰不说,还得担心是假票。自从自己买了车后,他就再也不担心回家的路不好走了。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并且随时可以在途中休息一下,也不至于很疲劳。
堡子镇长垭村的朱小育,在北京一家网络公司上班。他告诉记者,以前春节回家时,很早就托熟人买票,找一个人还不放心,有时要找几个人,甚至是10多个人帮忙买才能买到两张票,真的是“一票难求”。今年春节回家,朱小育早早地就在网络上订购了票。
董飞,达县渡市镇人,广东深圳福田区一家科技公司的副总。在深圳打拼10来,董飞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公司副总。他告诉记者,以前只要一到年底,公司的员工们都要连夜去火车站排队买票,因此会经常耽误公司的工作,而作为分管人事的副总,他也因此常常被老板批评。但今年年底,老板组织人员专门负责购买车票或者是网络购票,再也不会因为买票的问题耽误工作了。而董飞自己对于买票也是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在火车站排两夜的队才能找到一张票,因此,老婆很多年都没有回家。今年,他买了一辆车,一家三口开车从深圳回来了。
“我是坐飞机回来的,当天早上从福州出发,下午3点多就到了达县,很是方便。”坐在记者对面的张世雄说。
张世雄,达县堡子镇尖山村人,在福州市开办了一家诊所。打工期间,他干过普通员工、当过主管、跑过业务、做过记者,由于两个子女在老家读书,他每年都要回家看看。谈起以前每年的春节回家路,张世雄摇着头说:“不堪回首啊!”。他告诉记者,以前春节回家时,凌晨三点多钟就起床,然后约上几个亲戚朋友一起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排了10个多小时后,到了窗口却被告知没票了,气得直想骂娘。“最近几年,我自己开了一家诊所,生意还可以,回来就直接坐飞机了,来去都快,现在回福州的飞机票也都订好了。”
□本报记者 张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