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经济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绕服务和发展两大主题
麻柳镇放飞美丽幸福的梦想
□周荣斌 本报记者 杨波 蔡伟 张泓 摄影报道
麻柳镇党委书记潘峰(右二)、镇长肖春雨(右一)到街头为群众送致富信息。
麻柳镇双堰塘村党建示范带。
春申君故里风貌打造。
集中培训农民工。
送法律知识下乡。
麻柳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

    麻柳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故里,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是达州市工业三十强镇、省级重点小城镇、四川省十大创业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百颗星之一。该镇有大小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中小企业22家。麻柳素有达县粮仓之称,现已建成万亩高产示范基地三处、百万只禽类养殖基地三处、万头畜牧养殖小区二处。

    2012年,在达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委班子成员在全镇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科学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富镇、工业强镇、文化立镇、商贸活镇、和谐稳镇,全民创业、全面小康”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理念,全力突破工业、提升农业、推动创业,着力彰显生态、改善民生、优化环境,为建设幸福麻柳、打造春申君故里、创建优美之居环境,坚持深入开展“五乱”整治和“七进”活动,努力实施“三大延伸”和“三线”重点重治工作以及节假日和重大节日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努力,为全镇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已经清洁化、管理秩序化、环境优美化、工作制度化的人居环境。从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以来,麻柳镇的环境治理工作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2012年4月,被达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镇”。麻柳镇的综合目标考核也年年评为一等奖。

    约定采访时间是12月10日,那一天是星期一,正好达县“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也要到麻柳镇。早上6点半,记者便随同镇长肖春雨从达州市内出发,才8点钟,便赶到了麻柳镇。路上,肖春雨一直对这么早就让记者出发表示抱歉,因为麻柳镇党委书记潘峰选派挂职锻炼去了,“家里”的事情他得多操心。在采访的头一天,记者已和达县麻柳镇党委书记潘峰通过电话,他告诉记者,麻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是一个团结的队伍;这个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和目标任务做事情;遇到重大决策问题和突发事件他和肖春雨从来都是进行及时商量解决。 

    “建设美丽麻柳,创建幸福麻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目标。”潘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党委,应该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呢?就是要将服务做得更深入,将发展规划得更远大。”

    围绕服务和发展这两大主题,达县麻柳镇已经把美丽和幸福的梦想放飞。

    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服务和发展绝不是两个孤立的命题,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服务中包含着发展,在发展中,离不开服务。

    所以,麻柳镇开启了“真情服务进农家,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活动。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麻柳镇党委政府确立了未来五年“一二四五”的发展思路:实现努力建成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的“一大”目标;优化人居发展和投资兴业“两大”环境;实施党建带民、基础惠民、新村富民、和谐安民“四大”工程;推进省级重点城镇、新农村综合体、文化旅游品牌、农业高产基地、物流集散中心“五大”建设。

    顺应这一思路,麻柳镇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沉到基层,深入农家,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多的地方去,扎实开展“走访一批群众、结对一家‘亲戚’、办好一件实事、解决一批问题”的四个一活动,切实做好访民情、解民忧、集民智、促发展的各项工作。

    党员干部走进村组,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党的惠民政策和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全面掌握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和基层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该镇广泛开展“结对子”活动,安排镇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所有干部职工都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力所能及地帮助结对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项目和资金,着力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危旧房改造等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党员干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广泛听取群众和基层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借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认真分析、归纳汇总、提炼升华,通过民情反映、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工作简报等形式,报送党委政府作为决策参考。该镇紧密结合目标任务,立足当前实际,指导帮助农户抓好春耕生产、产业调整、科技推广、村居建设等,推进今年“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肖春雨告诉记者,通过开展“干部真情服务群众,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要取得群众认可、干部提升两个效果;实现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工作思路三个根本转变,从而做到干部受锤炼,群众受感染;在活动中要胸怀“感恩、真诚、责任、宽容”这四颗心,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发展群众。

    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该镇刘家坝村的留守儿童黄中华就拥有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政府为其联系学校并承担一切费用,还专门出钱为其找了一个监护人照看黄中华的日常生活。2012年麻柳镇开展对困难党员群众一帮一扶助活动,帮扶贫困党员93名、困难群众752名,切实解决了他们的疾苦,同时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为他们送去慰问金18500余元,解决困难补助28000余元。截至2012年11月底,麻柳镇民政办共为875人提供临时救助金16.3万元,解决农村医疗救助493人次共15.8万元,救助特困患病群众3586人,扶持农村贫困人口5321人。

    该镇今年已经落实粮食直补34.6565万元、综合直补199.1280万元、油菜良种补贴6万元、水稻良种补贴25.83万元、玉米良种补贴5.3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30.1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5余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48521人,上缴新农合基金180万元,超额完成新农合征收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全面覆盖;落实计生家庭特别奖励扶助111人、93240元;完成农村特困群众危房减灾安居工程建设,103户特困群众受益。

    为了让服务更深入,该镇实行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领导接待日、逢场天开门接访、约访恳谈等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每月集中3至5天,组织乡镇、村(社区)干部进村入户,寻找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建立干部联片包村(社区)制度;每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片联系2至3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配备1至3名包村干部;每周集中2至3天,各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为方便群众办事,该镇实行集中服务。政务服务推行集中办公,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探索在乡镇设立村务集中办事点,村(社区)干部逢场天轮流在办事点集中办公,其他时间在村活动室办公。乡镇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履行会计、出纳职责,实行收支分线、村财乡管、财务统管。探索取消村(社区)会计,只设报账员,农户“一事一议”资金、水费、畜禽防疫费、农业植保费、电视收视费等涉及收费一律由乡镇代收。

    该镇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机构,规范和畅通了渠道,切实化解了一大批的各类社会矛盾,发生民事纠纷285件,化解285件;解决疑难历史遗留问题26件。热线受理共计57件,全部按时回复57件,回复率100%。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143批次,8791人次;成功化解一起集访事件,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群体性事件和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全镇范围内无治安混乱区,无明显突出的治安问题,无吸毒、贩毒、制毒人员。

    家园更美丽,人民更幸福

    麻柳镇党委政府科学分析形势,充分依托优势,主动避免劣势,牢牢抓住打造春申君故里的机遇,将乡村旅游业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明确提出“优化投资兴业环境,建设历史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实效、惠民的原则,该镇对场镇风貌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打造,完成了《麻柳镇城镇建设发展规划》、《麻柳镇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始终坚持总体与局部一致、建设与管理一体、风景与人文一脉,充分融合乡村旅游等独特元素,加强对场镇核心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的规划控制和保护建设,重点研究和推进对春申君故里的营造和保护。

    该镇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为载体,抓重点、攻难点,解决广大居民最关心、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地改善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清理修缮了场镇排污管道,为下一步的场镇污水处理工程奠定基础;积极协调,争取专项资金3000多万建成自来水管网,统筹解决了麻柳片区居民饮水问题。该镇以建宜居环境为目标,场镇绿化坚持点、线、面相结合,通过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屋顶增绿”等措施,大力加强场镇绿化。场镇道路绿化网络初步形成,种植花木12000株,全镇新增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行道树绿化覆盖面积3万平方米。

    该镇不仅塑造街景风貌,着力亮化场镇景观,还着力塑造乡村风貌,打造达开线民居。投入1000余万元,倾力打造集乡村旅游、田园休闲、农家餐饮、特色产业“四位一体”的碾盘湾、地藏寺和烂泥湖三个新农村风貌示范点。突出地域特色,由点及面逐步推广。风貌塑造突出特色,一些村组重点突出了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川东民居风格;一些村组的打造则是体现回廊环绕、曲径通幽的民居院落风格;一些村组则是因陋就简,对墙体立面粉刷,统一的风格中又略显差异。由于这些风貌塑造点的带动,全镇新建的民居都自觉提升品位,突出各自的特色。

    美丽麻柳已具雏形。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建设以及新村聚居点建设,在野鸭子村3、6组规划建设,占地40亩,一期计划建设40户。并对其进行风貌塑造,一是统一设计方案,高标准建设;二是群众自筹,政府补贴;三是统筹安排,镇上负责组织、发动、协调,目前运行良好。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拓宽改造场镇街道,改善城乡环境,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今年3月,该镇率先启动场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场镇管网等,总投资2080万元,目前进入财政评审阶段。为解决因垃圾造成周边环境污染,该镇经多方协调投资150万元,改建一座碳化无毒害垃圾处理厂,建成后将对全镇年产5000余吨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此项工程建成后,化解了因垃圾场污染问题造成的不稳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

    为加快春申君故里建设,加快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新麻柳的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该镇将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目标,认真实施“1245”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产业富镇、工业强镇、文化立镇、商贸活镇、和谐稳镇为主导,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日臻完善,公路交通快速改善,铁路建设改造升级,物流中心地位确立,投资兴业环境优化,美丽麻柳、幸福麻柳曙光在前。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经济1版
   第02版:经济2版
   第03版:经济3版
   第04版:经济4版
麻柳镇放飞美丽幸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