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乡投入5000万创业 黄土地里刨“黄金”

    冬日,渠县卷硐乡逢春村的一片坡地里,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戴着一副眼睛,正挽着袖子,带着村民在坡地上打坑、栽苗木、盖薄膜。他就是回乡创业,在黄土地里刨“黄金”的王超。

    王超的父辈生活在渠县水口乡的一个小山村,逢节回乡时,看见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家乡的坡地杂草丛生,甚至一些好田好地也被撂荒,王超心中十分痛惜,萌发了回家投资建设经济林木的想法。今年7月,通过到云南、陕西、绵阳等地考察,王超决定在荒山荒坡较多的渠县卷硐乡投资5000余万元,集中流转该乡逢春村、梨树村的3000多亩荒山坡地,全部栽植核桃树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果林木,打造核桃种植基地。

    从今年8月起,王超与妻子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新修了一条直通山顶长7公里多的泥碎路,并从昆明、松潘、什邡等地买回了核桃树等经济林木品种,将昔日的荒山坡“装扮一新”。“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全凭一双手在土里刨食。”逢春村村民何家平说,他家四亩多的坡地,由于土质薄瘠,平时种玉米等农作物,收成好时仅有500多元的收入。现在,他家的坡地被集中流转后,全部栽上了核桃树等经济林木,待挂果后,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我们村民以土地入股,收益时‘五五’分成。”何家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亩多核桃树在丰产期时,亩产核桃可达200多公斤,按现在每公斤核桃30多元的市场价计算,4亩地核桃收入不低于2万元,分成后至少可收入1万元。再加上现在何家平被业主王超聘用管理土地和苗木,做些锄草、施肥等农活,每天收入60元,一点也不比在外面打工差。集中流转的3000多亩坡地涉及到两个村3000余人,为激发当地群众激情,他已注册成立了“渠县群辉经济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000余名村民加入进来。王超说,为促进农民增收,丰产期收获的核桃,除15%的鲜核桃上市销售外,其他的已与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销售协议,全部销售到该集团用于核桃奶及核桃油生产。

    王超计划把这里打造成为全国核桃特供示范基地,做好商标注册、绿色产品认证及地理产品标志等工作,在做大做强核桃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启动高原雪山鸡和特种大耳羊的规模养殖,引领乡亲们更快地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胡波 杨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经济1版
   第02版:经济2版
   第03版:经济3版
   第04版:经济4版
坚持稳中求进 奋力扎实开局
我市现代金融 体系逐步健全
渠县关工委工作获省突出贡献奖
我市直接融资取得重大突破
通川区提升商贸服务业形象
老君乡精心整治病险塘库
凌晨暴力抢劫宾馆 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开江查获一批仿冒“旺仔”牛奶
金石乡力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回乡投入5000万创业 黄土地里刨“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