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川东,透着醉人的红。
12月16日上午,在市委书记焦伟侠,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包惠,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的陪同下,来达参加纪念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和红三十三军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的嘉宾们参观了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
凛冽寒风丝毫没有影响嘉宾们感知红军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赤诚之心。上午9时不到,嘉宾们便乘车赶赴目的地。
穿过幽静的张爱萍故居,迈上历史的石阶,古朴庄严的红军文化陈列馆便映入嘉宾们眼帘。
步入陈列馆,一座立体形象的红军战斗雕塑,将嘉宾们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雕塑旁,“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十六个鎏金大字在古朴的展厅里异常醒目——
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挥师入川,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位于根据地腹地的达州,成为红四方面军对敌作战的主战场。8万多巴渠儿女以“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豪情壮志,积极参加红军,数万人英勇捐躯,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红军战斗在达州”展厅,嘉宾们沉浸在一幅幅珍贵生动的照片、一份份浑厚质朴的革命文物中,触摸真实的历史,感悟革命之艰辛,胜利之不易。无论是在利用声、光、电模拟的战场前,还是在万源保卫战、开江宝塔坝阻击战、万源竹峪关反击战等著名战役的示意图前,人们饱含热泪、合影留念。
在红军文化陈列馆参观的嘉宾中,很多都是红军后代。走进图文并茂、文物荟萃的“将星璀璨耀达州”展厅,人们分外激动。
在沧桑厚重的历史岁月里,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都在达州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这里,也走出了王维舟、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魏传统等21位达州籍开国将领。
“你看,这就是我。”在魏传统将军的资料前,将军的女儿魏兰指着一幅照片兴奋不已。照片里,站在将军身旁青春、美丽的她,现在已是满头华发。魏兰说,在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里,达州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达州籍的开国将军,都是从血泊中爬出来的”。作为军人的后代,她永远不会忘记达州这个父辈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大力弘扬红军精神,把达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王维舟、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等50余位红军将领,除了为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外,不少人在诗词、书法、摄影、绘画等方面亦有极深的造诣。他们以渊博的文化底蕴,以纯真、质朴、深厚的意境,抒发革命情感,激扬革命斗志,砥砺革命友谊,展现高尚的革命情操。走进“红色书艺靓达州”,将军们那技艺精湛的书画作品,让嘉宾们叹为观止,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参观中,党史军史专家、红四方面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夏宇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达州是川陕苏区的重要地区之一,川陕苏区人民为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篇章。我们不能忘却历史,忘却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红军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为建设幸福、美丽达州不懈奋斗。
市委常委、达州军分区政委杨清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瑜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佳鹏,副市长吴应刚、洪继诚,市政协副主席郝德恒等陪同参观。
□本报记者 谭楚甲 付勇 谢艳 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