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围绕创建秦巴地区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加快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着力提升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力维护金融秩序和安全,不断完善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地方经济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今年6月,成都农商银行达州分行开业营运,为我市金融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健全了达州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了农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据成都农商银行达州分行个人业务部负责人黄濂介绍,成都农商银行主要针对中小微型企业服务,在服务三农方面,推出了惠农服务产品,根据借款人的种养殖规模进行授信,手续简便办理快捷,在服务中小微型企业方面推出了以“时贷快车”为代表的无抵押贷款,最高单户受信一百万,最快三天放款。
恒丰银行、宣汉诚民村镇银行、大竹隆源村镇银行等更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或成立,为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开拓了更多的渠道。做五金生意的温智明对此感受颇深。今年7月,温智明的五金店急需300多万的周转资金,找了很多金融机构但都由于数额较大或者周期太长没能办理下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温智明找到了成都农商银行,没想到很快就把贷款拿到了手中。
据统计,截至9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6.5亿元,贷款余额510.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88.4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7.25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前利润11.89亿元。
随着我市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功能的保险业也得到不断壮大。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达州分支公司于2003年成立,当时保费总共只有80多万,到去年底已经达到1.8个亿,比起2003年增长了200多倍。
保险行业的不断规范和居民生命财产保障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保险领域也不断扩展,火灾防范、旅游出行、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小额人身保险等多险种不断涌现,也为我市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据介绍,现在市民对保险认知和投保的意识比以前大大增强了,以前都是业务员上门去推销,现在是市民主动投保,从私家车这角度来看,以前市民在投保私家车的时候,特别是三车责任险,往往保额只选择5万或10万,现在一般都是选择的30万或50万,甚至是100万。截至9月末,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30.1亿元,承担各类财产风险保障责任2443.75亿元;支持企业恢复生产和社会民生稳定,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和给付各类保险金8.03亿元。
据了解,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金融办为统筹协调管理部门,人民银行、银监分局为宏观调控、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保险为主体,证券、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
达州市金融办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围绕建设秦巴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以“金融总量提升、体系完善、开放推进、环境创建、人才建设”五大工程为重点,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本报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