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达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共达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包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达州各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达州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努力夺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是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悟是基础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在通篇研读、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报告。《报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清醒、自信、坚定和开拓的精神。一是始终保持清醒。《报告》第一部分简略讲了过去五年的成就,用比较大的篇幅讲了不足、困难和问题,让我们在感到激动、自豪的同时,更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二是始终充满自信。《报告》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坚持“八个必须”,坚定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三是始终坚定不移。《报告》有八处强调要“坚定不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四是始终勇于开拓。面临复杂难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举措,充满了开拓奋进的精神。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一是《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十七大的“建设”到十八大的“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也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二是《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测算,只要保持7%—7.5%的年均增速,2020年收入倍增目标即可实现,这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三是《报告》第一次把“扩大内需”提到“战略基点”的高度,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充分体现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四是《报告》首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调政府要尊重市场机制,对于妨碍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的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对于市场机制不足或有缺陷的,政府要发挥作用,依法加强管理。五是《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在更高层次、更高平台、更高水平和更高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依然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六是《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强调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七是继十七大之后,《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八是《报告》在重申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课题,并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一条主线”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目标,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是前提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应从市情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用心研究政策,用心思考举措,把十八大精神创造性地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第一,深入研究市情区情特点、发展阶段特征问题,找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结合点。立足市第三次党代会对市情区情的深刻分析,准确把握我市处在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新兴产业培育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期的发展关口,既要从纵向看进步,更要从横向比差距,深刻认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放缓、发展乏力的现状;既要看到区位、交通、资源的独特优势,更要看到发展滞后、面临边缘化的困难问题;既要看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的机遇条件,更要看到达州产业还没有走出粗放型发展和依赖资源的老路、工业过度依靠传统产能扩张、转变发展方式面临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进取意识,研究思路对策,找准工作定位,准确把握我市发展态势和发展要求,谋划努力方向。

    第二,深入研究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问题,找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着力点。按照收入“倍增”目标,挖掘优势和潜力,谋划研究具体目标,确保实现有质量的速度、能跨越的增长。从市场经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角度,研究我市发挥优势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措施和办法。我市天然气、煤炭和水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旅游文化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探索有效办法,把优势转化为产业、转化为竞争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支柱产业,努力做大经济规模,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上取得积极进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深入研究突出发展重点、强化跨越支撑问题,把握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突破点。对“两化”互动和“四化”同步发展、重大项目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发展、创建灾后重建示范区等重点工作,以及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要专题研究,重点部署,着力突破,以点带面,协调推进。

    第四,深入研究攻克发展难题、突破发展制约问题,抓住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关键点。深入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达州、实施节能减排的压力转化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把城乡二元结构的压力转化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把区域不平衡的压力转化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的压力转化为增强发展后劲的动力。深入研究民生问题,切实把养老、医疗、入学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做好这些看似局部实则牵涉全局的工作,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凝聚跨越发展合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践行是关键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在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上来。

    (一)切实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转变发展方式上来,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要始终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1+7”园区建设,扶持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工业经济整体效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紧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认真落实八项规定 扎实培育良好作风
我市举行 集中开工暨 奠基仪式
彭渝调研我市新村建设和经开区发展
焦伟侠谢开华包惠会见跨国公司客人
——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达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段再青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