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十三届西博会期间,市委书记焦伟侠在成都接受了人民网、新华社及四川省、港澳等地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就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及招商引资环境的打造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焦伟侠说,2011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存款总额均突破1000亿大关,进入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达州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达州要把民生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焦伟侠说,工业支撑和投资拉动仍然是我市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软硬环境上做好保障。在硬环境上,我们主要还是要把道路交通、水利、天然气等生产要素条件做好。同时,我们还要把金融这个产业做实,使金融产业中间能够有我们自己的地方银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这三者合一,来共同支持产业的发展。
焦伟侠说,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制定了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年审制度、绿色通道一条龙服务等措施,同时还提出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每一个人都要为投资环境负责任。除此之外,我市还狠抓要素软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能源动力、劳动力和资源的保障。
在回答四川电视台关于投资要素保障方面的记者提问时,焦伟侠表示,我们把天然气和电力保障作为能源动力保障,也是第一个保障,这样达州发挥了他的天然气能源优势;在人员要素保障方面,我们建立了西南职业教育产业园,把职业教育提高到战略的位置,来提高本地劳动力的素质,用劳动力这个资源来吸引产业聚集到达州。这样我们把特有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一个是天然气资源,一个是硫磺资源,因此在发挥软硬条件和交叉结合部这个环境中间我们有自己的特点。
(本报记者 欧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