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过去,新学期即将到来,但是很多学生似乎并没有从暑假的生活方式中走出来,他们中很多人依然沉迷在网络里,无力自拔。
孩子成天上网家长着急
陈浩然的父母都在乡镇机关工作,市区的家里平常只有陈浩然一个人。念小学时,陈浩然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也比较放心。小学四年级时,陈浩然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上初中后成为附近几家网吧的常客。为了让儿子远离这个环境,今年春节后,陈浩然的父母将他转学到另一所中学,并让他住校。不过,让父母想不到的是,今年暑假期间,儿子借暑期补课为名,住在学校不回家,后来他的父母从老师那里了解到自己的儿子根本没在学校补课,除了吃饭睡觉,大量时间都泡在网吧里。
“两年来,他爸爸几乎跑遍了市区的所有网吧,动员家里所有的亲戚来做陈浩然的思想工作,什么办法都想过了,但儿子的脾气却越来越暴躁,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只有让他上网,他才和我们说几句话。”陈浩然的母亲说,“去年大年三十他都是在网吧里过的,大年初一一大早,他爸爸是从网吧里把儿子接回家的。我们已经无计可施,该怎么办呀?”说起儿子,陈浩然的母亲一脸愁容。
孩子沉迷网络原因多多
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不能忽视的社会难题。对此,达县五四中心校校长任署明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学习好的孩子学业压力太大,上网是为了减压;学习不好的孩子因为受到冷遇,上网是为了寻找中心感和满足感。另外还有一些单亲家庭或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他们上网的目的就是寻求精神的慰藉,这是几个主要原因。
至于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最根本的原因还要从游戏本身来说。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投资网络游戏是为了赚钱,他们制作和运营的游戏当然是越吸引人就越有人玩,也就越能实现投资目的,所以一款游戏从策划开始,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吸引人来玩。因此,对商家来说,好的游戏、成功的游戏一定是“粘性”大的游戏。网络游戏作为这样一种商品,自然会源源不断地吸引青少年投入其中,也自然会有人被它“粘住”。
此外,一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不畅,娱乐设施和场所不足导致青少年业余生活不丰富等,也容易使孩子们沉迷在网络游戏中。
家长冷静面对孩子上网
面对孩子上网成瘾的状况,家长和老师往往会苦于没有好的方式应对。方法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加剧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网瘾也会越来越大。
针对这种问题,任署明说:“其实,孩子上网成瘾,70%是家庭造成的。如果说家庭是土地,那么孩子就是秧苗,他们的感情认知包括人格都是家庭造就的。所以,家长和老师首先要找到孩子上网的成因,看孩子是因为何种原因而上网,然后冷静科学面对。同时,家长要给孩子营造家的感觉,父母不要扮演老师的角色。此外,要与孩子多沟通,学会赞美孩子,对于孩子做错的事也要理解、宽容。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这是最大的‘家庭暴力’,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任署明认为,家长想要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是很重要的。网络成瘾是一种“没有成瘾物摄入体内的冲动控制性障碍”,就是说,网瘾并不是像抽烟吸毒成瘾等有某种成瘾物摄入体内,它只是玩家无法控制想玩电脑的心理冲动。青少年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有不少青少年其实也很想戒掉网瘾,但常常欲罢不能。如果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沟通理解,有了外力的正确引导,会有助于加强青少年的自控能力,使他们克制住这种冲动。
·吴小毛 本报记者 黄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