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构筑助学体系 为贫困学生保驾护航
“这笔钱虽然很少,却代表着我的一片心意,希望能为贫困学子奉献一份爱心。”今年79岁的四川水电学院退休老师徐相元,是大竹县杨通人,从2004年开始,他省吃俭用,每年都要从并不富足的退休金中节省出一部分钱来帮助贫困学子。几年前,当他获知年仅9岁的李浩文的父母在不到一月的时间里相继去世,跟随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时,毫不犹豫地每年资助1000元,直到高中毕业。
这只是大竹县爱心慈善助学的一个小插曲。
为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目前,大竹县已建立起“义务教育及中职教育政策保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贫困大学生资助”三大政策体系和“大竹县奖优助学、大竹县爱心慈善助学”两大自创体系,确保所有学生“应读尽读、学得开心”。2008年和2009年,大竹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爱心助学慈善会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短短几年时间就募集资金100余万元,对5000余名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对近100名学生实行持续资助直到大学毕业;从2008年开始,由县财政出资设立贫困大学生专项资助金,累计对近10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近年来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不断简化程序,为1000余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500余万元。
“有了贫困大学生资助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两大助学政策,基本确保了大竹籍贫困大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让贫困学子们的求学之路更平坦。”大竹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铀告诉记者,大竹县五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日趋完善,让成千上万贫困学子读书不再发愁。他希望受到资助的学生,要把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化作自己奋进的动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自立自强,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