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最大愿望,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作为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的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应该是很有经验的,在教好学生的同时,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更应该得心应手。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师却往往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教得好学生为何教不好子女呢?这是不少老师常常感到困惑的事情。
双重角色——
对自己孩子缺乏耐心
大竹县金鸡小学校长王灏认为,作为教师,要清醒地认清自己作为老师与家长的不同角色,不能混淆。老师回到家里,给予孩子的是作为父母的关心和疼爱,这种关爱有别于老师对学生的爱。孩子在学校已经接受了老师的教育,在家里最想得到的是父爱和母爱的温馨沐浴。可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回到家里依然以老师的身份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子女在教育方面往往缺乏耐心,提出过高要求设定种种规则,训斥批评多,鼓励引导少。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不愿听父母的,还可能产生抵触和对立情绪,对孩子的教育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些教师对学生很有耐心,可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多大耐心。”大竹县妈妈中学教师李友凡认为,当孩子想与父母交流时,作为家长身份的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工作忙而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和言语。当孩子出现一些小问题时,作为教师的家长,要像面对学生那样和风细雨和孩子耐心沟通,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出现打骂动作,导致孩子和自己在情感上疏远,在态度上失衡。因此,作为教师,在对待自己孩子时也要和对待学生一样,多一点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像尊重学生一样尊重孩子,像教育学生一样教育孩子。
“总拿自己的孩子与最优秀的学生相比,也是教师在教育子女时的一大通病。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就以为孩子没有出息,就感觉脸上无光。其实,老师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不要对其给予过高的期望。”开江县长岭职业中学教师蒋尼亚说,作为老师,谁都知道肯定与赏识在教育学生时的作用,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总会有意无意提出过高要求,让孩子小小年纪便背负重重压力。其实,作为老师要知道,老师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也需要父母不断发现和挖掘闪光点,从而产生自信心,健康快乐成长。反之,如果因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而背负太大的压力,孩子就会如同巨石下的小树,不但不能成才,甚至会步入歧途。
双面性格——
对自己孩子关心不够
“有些老师是双面性格,在教育学生时语气平和、态度可亲、不急不火,可一回到家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耐心了。”达县石桥小学校长张时斌认为,“老师以教书育人为生,对自己的孩子更会给予厚望。很多老师对学生很宽容,但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稳定或是出现一些小毛病,就会着急上火,甚至不讲方法地乱发脾气。父母这样做,时间久了,必然会让孩子和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专门与家长对着干。他建议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班上一个普通学生,容许孩子在成长中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用老师的智慧和经验,认真调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父爱母爱的伴随下健康成才。
“有些老师把太多的精力和热情给了学生,却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缺乏了解,没有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达县城南学校教师张汤纯认为,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父母,不管你是教师还是做别的工作,在面对子女时只是最平凡也最伟大的父亲和母亲,就应该给予孩子最好的父爱或母爱,让孩子健康快乐,自然成长。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在教好学生的同时,把自己孩子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学生来培养。
“有的教师公而忘私,爱岗敬业,只为奉献,不求索取,一心扑在工作上,却没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通川区七小教师董光成告诉记者,有一位小学教师工作十分认真,教学成绩每次都是名列前茅,自己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可他对儿子的学习却很少关心,导致儿子成绩很差,最后对父亲充满了怨恨,甚至离家出走。其实,孩子不仅属于父母,也属于祖国和民族,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父母的呵护和学校教育下成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教好学生,也要教好自己的子女。
要求失衡——
对孩子要求两极分化
“与关心不够的情况相反,有的教师对孩子要求过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既然能教好别人的孩子,那就更能教好自己的子女。于是对自己的子女提出过高要求,寄予过高期望值,强调学习要好于一般学生,连布置的作业都要比别的学生多。”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校长田先平认为,如此一来,必然造成孩子学业负担过重,最终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田先平认为,教师对子女提出过高要求,当孩子做不到时,不仅父母会怄气,孩子也会遭受很大的痛苦。因此,教师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值要合理,要求要适当,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
“有的孩子自认为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是老师,便在心里产生一种特殊思想,自高自大,盛气凌人,甚至成为调皮捣蛋的带头学生。”宣汉县东乡镇二完小教师罗静认为,对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的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加以约束,强化教育,对待孩子和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仁,绝不能有半点特殊化,否则会让子女产生过多的优越感,有害无益。
“也有一些老师,对孩子过分宽容,导致自己在孩子面前没有一点权威感,说的话会被孩子当成耳边风。”达县杨柳垭小学教师李晓芳认为,在孩子面前缺失权威,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教师在家里过分民主,什么事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有的同孩子没大没小,嘻嘻哈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轻视当教师的父母;有的教师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随便议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使孩子提早知道了教育的策略和意图,这会给教育子女带来副作用。
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确是一门学问。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不切实际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把家庭当作小型学校,用学校一套做法教育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在孩子面前终日为师,始终扮演一个角色,在家里也将其作为学生,不但难以形成教育的亲和力,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必将导致教育的失败。所以,作为教师身份的家长,一定要多反思自己,多跟孩子交流,多为孩子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注意关心孩子的各个方面,才能在家里扮演好家长的角色,起到家长的教育作用。
·刘明菁 本报记者 刘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