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4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伟侠观摩我市防灾救灾综合实战应急演练
何健出席并讲话
胥健、康莲英、何平、刘璞、杨清华、陈中华、李天满等出席

  本报讯 4月28日上午9时,由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的2012年达州市防灾救灾综合实战应急演练在达州港隆重举行。这次演练旨在进一步加强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整体联动机制,磨练应急队伍,提升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市委书记焦伟侠,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平,达州军分区司令员刘璞,市委常委、达州军分区政委杨清华,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陈中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天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绍奇,副市长王全兴、徐承,市政协副主席王善国等领导,以及通川区人民政府、达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观摩了演练活动。

  演练活动从上午9:00开始,这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和第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我市举行的一次防灾救灾综合实战应急演练。此次演练以应对处置特大暴雨洪灾和山洪地质灾害为重点,以应对本区域、本行业可能出现或存在的洪灾隐患为基础,以及由此引发的交通、通讯、电力、油汽中断、火灾和卫生防疫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达州市预炮旅、武警达州市支队、武警达州市消防支队以及达州市公安局、水务局、地方海事局、矿山(危化)救援大队等12家单位900余人参加了演练。

  演练设定为:达州各地普降特大暴雨,州河、巴河、渠江水位陡涨,全市有80%以上的乡镇严重受灾,大量房屋被洪水冲毁,道路、通讯、电力全部中断,低洼乡镇全部被淹,民房垮塌、群众被困,地质灾害险情不断,引发的次生灾害接连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市防汛办接到上游场镇告急电话后,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将险情及时报告给市防汛指挥部。接到命令后,各抢险分队快速向达州港码头集结,投入抗洪抢险一线。

  在冲锋舟水上编队巡逻演练中,由武警官兵驾驶的冲锋舟根据不同地形情况,采取一路队形、二路队形以及三角队形等不同的巡逻搜救方式救援。

  湍急的河流中,几名遇险群众正在声嘶力竭地呼救。接到命令的武警达州消防支队抗洪抢险分队火速赶到现场,3名消防队员正在使用救生抛投器救人,2名蛙人潜到被困人员旁开展营救工作。经过消防官兵的不懈努力,6名落水群众被成功营救,市卫生局抢险分队立即对被救落水群众实施医疗救护。

  当天还开展了救援队伍集结、快速拉练、维护灾区道路畅通及治安、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打捞水上危险品等科目演练。

  演练科目结束后,何健对这次演练所取得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他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这次实战大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应急演练新方式、新方法,特别是对演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强化针对措施,及时完善工作预案,努力提高演练的科学性、实战性和有效性。要做好防大汛、抗大灾各项准备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困难估计得多一些,把情况想得复杂一些,牢牢掌握防汛抗洪和减灾防灾工作主动权。要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不断加强监测预报、群防群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奋力夺取防灾减灾工作新胜利,为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本报记者 陈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2012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正式启动
29
焦伟侠观摩我市防灾救灾综合实战应急演练
全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召开
我市与阿坝州举行工作交流座谈会
市政府召开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新闻发布会
休刊启事
祝全市人民五一劳动节快乐!
市级有关部门对铬超标胶囊事件答记者问
全市审计系统向游从文学习动员大会召开
市领导看望慰问游从文同志亲属
我市强力推进“两项整治”工作
市领导看望慰问劳模和困难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