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公安局立足山区实际,大胆探索并全力推行“田坎警务”做法,积极深化农村警务工作,把“田坎警务”打造成“法律宣传的新阵地、服务群众的新窗口、展示形象的新舞台、创建和谐的新载体、搜集信息的新站点”,及时发现并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着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坝坝会”:密切沟通警民关系
2011年以来,万源市公安局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以“警民亲”、“开门评警”大走访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为契机,结合辖区实际,以基层派出所警务工作“进村组、进农家、进单位、进社区、进商铺”为抓手,积极探索并推行“田坎警务”,真正做到警力下沉,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该市竹峪镇檀木寨村辖7个村民小组,人口1599人,2010年共发生各类案件7起、纠纷20余起,成为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自2011年3月以来,万源竹峪派出所多次组织民警深入檀木寨村各组,在农家院内召开警民“坝坝会”,以“个案说法”的方式,从“法、理、情”等多角度深入阐明妥善处理邻里关系的道理,大胆树忙立村组干部在村民中的威信,并就村民的提问,逐一解答、说明,逐步化解了村民和村组干部心中的各种疑惑。
“直通车”:迅速处置各类警情
为能及时处置各类警情,迅速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万源市公安局将各派出所列为110接处警“直通车”范围,让民警走出派出所,走出办公室,每周驾驶警车一次巡查各乡镇、村组,现场受理群众报警、投诉和举报。凡能当场调解的,均就地调解;一时不能解决的,先缓和矛盾,并约定时间,与乡镇、村组干部一道,上门调解。
限定时间,民警和乡镇、村组干部到达涉事村组院落。通过前期调查,就在农家院内,以“庭审”的方式,召开调解大会,公开调解村民纠纷。首先由当事村民双方自述理由、提出辩解,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发表看法,法律援助人员从“法、理、情”角度予以讲解,然后主持民警本着“阐明法律规定,讲清道德规范”原则,指出双方对错,做出评判,是非曲直一目了然,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很快,调解变为和解,干戈化为玉帛。
“田坎警务”不仅缓解了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带来的压力,又实现了警务工作的最大延伸;不仅改进了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又拉近了警民距离、升华了警民感情,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任显荣 本报记者 张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