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4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学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宣汉县师生参与“大调解文化进校园”活动纪实

  “遇纠纷,别生气;坐下来,讲道理……”3月28日,记者在宣汉君塘镇洋烈中心校、柏树镇中心校等学校采访时,时不时听到从教室里传来师生齐诵《调解三字歌》的声音。原来,调解文化已在宣汉县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

  课堂宣讲:调解知识入脑入心

  “和为贵,调为先,学会和谐相处。”几个苍劲有力的粉笔大字出现在宣汉柏树镇中心校五年级(3)班的黑板上,这是该校认真落实县有关部门在全县开展“调解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缩影。记者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目睹年轻的党员教师刘德刚,手拿一张印有“低头不见抬头见,握手言和情义深”字样的大调解温馨提示语,结合过去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特点,热情耐心、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从法、理、情等角度,分析矛盾利弊,传授化解纠纷技巧,用一颗炽热的心编织着一个个和谐的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县开展“大调解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该县继全县开展大调解“五进”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后,开展的又一项涉及群体面大、参与人员众多的大型活动。全县22万余名学生和1万余教职工踊跃参与,反响强烈。

  师生对接: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同学李某踩坏了我的作业本,我要求他赔偿5元钱,否则……”“是同学张某在后面推我,不小心踩坏了周某的作业本,责任在张某,我不得赔,要打架,奉陪!”一件学生小事引发的经济纠纷在柏树镇中心校某个班上发生了。班上劝调员宋某主动介入,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事情原委,积极做好矛盾双方的劝解工作,控制事态扩大,同时及时向校园调解室汇报,调解员陈学峰老师闻讯后,召集双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调解,本着“同学纠纷不出班、班级纠纷不出校”原则,耐心听取三位同学的陈述,深入分析纠纷根源,找准矛盾焦点,从同学感情角度出发,讲道理,打比方,经过长达一小时的耐心讲解和教育开导,同学李某、张某认识深刻,主动向周某道歉并照价赔偿,周某深受启发,并以多年同学情谊为重,主动提出不要求其赔偿。一件学生纠纷在师生对接调解下握手言欢。

  像成功调解这样的纠纷案例在宣汉县中小学校还有很多很多。在柏树镇中心校调解室里,吴权德校长道出了从事校园“大调解”工作的感悟:“农村学校的学生争强好胜心理较强,喜欢意气用事,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时常发生,在学校中开展‘大调解’工作很有必要,它不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还关系校园平安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稳定。”

  校外延伸:调解文化家喻户晓

  “周老师,自从我的女儿当上了校园劝调员后,在你们的教育引导下,不仅能成功劝调学生纠纷,还能成功劝调家庭纠纷呢!今天,我是专程来感谢你们的…….”在东乡镇二完小,记者看到一位四年级的劝调员学生的家长走进教师办公室,拉着班主任老师的手感激地说道,“前天,我和丈夫因家庭琐事大吵大闹一场,正当双方怒火冲天时,幸好让放学回家的女儿遇上,她赶紧把我们俩拉开,一边了解事情原委,一边开展家庭纠纷的调解工作,让我和丈夫感激不已,和好如初。”

据宣汉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李静讲述,通过组织开展“校园调解文化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政治思想品德课时间,开设“我为人人”、“人人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人人都当调解员”、“社会稳定我有责”等主题教育,全县共授《法制理论》、《道德建设》、《三字经》及顺口溜等课程达1.2万次,3万余师生员工当上了小小义务调解员。

如今,“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邻居有矛盾,调解来帮忙”等一句句调解顺口溜在宣汉这块红色的沃土上广为传诵,和谐之风拂过人间,和谐之花悄然绽放。

  ·张崇耀 本报记者 王兴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本
我省中小学今秋起开书法课
传达贯彻刘奇葆来达调研重要指示精神
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让学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孩子面对高考压力巨大
教师占课不可取
陈中华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