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渠县文崇镇抗灾自救人心稳定

  本报讯 “9·18”洪灾致渠县文崇镇洪水最高水位达30.26米,超过“7·18”洪灾最高水位线5.16米。由于预警及时,宣传到位,该镇实现了“无一人员伤亡”的目标。目前,该镇人心稳定,救灾工作正有序开展。

  据统计,该镇11个村有10个村严重受灾,受灾人口达18770余人,冲毁桥梁5座,码头被冲毁,堰塘垮塌35口,房屋全垮户1334户、2700间,冲走牲畜6000余头、家禽9000余只,断水断电断通信,直接经济损失9800万元。灾情发生后,该镇党委政府措施果断,以“最大限度保财产,坚决杜绝人死亡”为目标,与洪魔展开了抗争。

  预案为先,科学指挥,确保抗洪抢险有序有效。根据汛情通报,9月18日上午,乡党委政府立即启动抗洪抢险预案,利用各种设备向沿河村组群众反复通报水情信息和洪灾等级,组织群众按预案要求转移财产到指定地点,明确人员疏散转移指定的安置点,备齐备好各种防汛物资。乡村干部按平时演练的要求到岗到位,同时组织了机动救援队伍,整装待发。

  强化领导,细化责任,确保岛岛有“岛主”。洪水来临后,文崇镇被洪水冲成6个大岛,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充当“岛主”,分兵把守。岛上的水情监测、地质灾害、抢险、救援、转移、安置一包到底,既当“指挥员”又当“运动员”。

  封码头,禁航运,保证安全度汛。洪水上涨后,及时对所有码头和各类船只发出禁航令,所有船只停靠在指定位置,作为转移、安置、抢险的工具。

  及时转移,妥善安置,确保灾民“五有”。此次洪灾共转移群众15000余人,解救群众2600余人。由于洪水太大,预案中部分安置点面临危险,党委政府临时确定了6个新的灾民安置点,并切实保证了灾民“五有”。

  9月19日,洪水渐退,灾情凸显。该镇党委政府鼓励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不等不靠不要,立即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以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医疗。同时,及时开展清淤和消毒免疫工作,组成专业消毒队伍,两天内对被淹区域消毒两次。  (李曰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达州主城区治“五乱”迎国庆
消防官兵清理淤泥垃圾6万余吨
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渠县文崇镇抗灾自救人心稳定
宣汉纪念李依若诞辰100周年
中巴车里蛙声一片
运政林政将其放生
刚刚救出被困船员 遇险船舶顷刻沉没
传承林森精神 争当组工楷模
众志成城 抗洪救灾>>>
向李林森同志学习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铁路上的“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