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第三天,9月21日,记者走进渠县的大街小巷、工厂、学校和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而有序的身影:清洗最后退水的沿河街道,消毒杀菌到每个角落,农贸市场物资供应齐全……“9·18”特大洪灾后,渠县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不等不靠,积极应对,千方百计妥善安置灾民,全力以赴抓好灾后重建。
全员上阵恢复生产
21日一大早,记者走进位于渠县县城南部的川东铸石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铸造石材的县属集体企业。只见,百余名干部职工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负责清理厂区院坝的淤泥,有的在车间里面清理设备上洪水留下的杂物,技术人员在检修设备核查损失。厂房上一道洪水浸泡的印迹十分明显,足有4米多高。
“严重受灾哦,这已经是我厂第二次遭受洪水淹没了,去年的“7·18”洪灾损失2000多万元,今年又是损失惨重。”川东铸石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雷清明无奈地说,他的眼睛已经红肿,19日一早厂区洪水刚刚退去还剩1米高的时候,他就带领干部职工来到厂区清淤。
“我们厂里面的200多名职工,主动放弃任何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清淤,下一步我们就要拆开受损设备,组织材料,能维修的机器维修,不能维修的机器报废后,采购新品。”虽然这场洪灾给川东铸石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但雷清明依然没有丧失对企业的信心,今后他还希望能够得到县上的支持,将厂区搬迁到工业园区,彻底解决遭受水淹的困扰。
在这次洪灾中,渠县工业遭受重创,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受灾,40户被迫停产,厂区淹没面积45万平方米,川东水泥、川东铸石、汉碑酒业、八仙桥食品等企业整厂被淹,损毁设备1796台(套)、材料2万余吨、成品3.2万吨。
师生齐动手及早复课
位于渠江边上的渠县二中,是这次渠县城区遭受洪灾最严重的学校。教室、食堂、学生宿舍全部被洪水淹过,低洼处的教室宿舍洪水最高峰时候到达二楼顶端。
“我们购买了6台水泵,直接抽取渠江水来清理校园内的淤泥。300多名教职员工奋战了两天两夜。”据渠县二中校长刘高明介绍,该校在23号能彻底完成清淤工作,但是刚刚经过洪水浸泡的教室十分潮湿还不能立即复课,估计复课的时间要推迟到下周。
据了解,此次洪灾渠县68所学校受灾,新增D级危房2.3万平米、B、C级危房5.8万平米,损毁教学仪器9.2万套。目前,所有学校都在进行及时清淤和核实灾情,后面还将对受损的校舍进行维修,及时补充损毁的教学设备。停课学校有望在下周一恢复上课。
·本报记者 谭楚甲 闫军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