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4日,万源市境内普降暴雨,山洪爆发,河水陡涨,大沙乡大田坝村境内的红星水库存水量超过设计库容,泄洪闸阀却无法及时打开,溃坝险情直接威胁下游大沙乡、秦河乡、河口镇沿河3000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死关头、危难之际,三个乡的党委带领党员干部,紧急转移群众,全力排除险情,筑起了“不决之堤”。
15分钟,抢险队集结完毕
“桂书记,红星水库的水翻堤了,下面的阀门打不开!”8月4日上午11时28分,水库监管员向大沙乡党委书记桂长征紧急汇报。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抢险集结号在水库下游三个乡镇党员干部中火速吹响。15名机关干部全部到位、13名社区党员全部到位、铜佛寺村9名党员全部到位······大沙乡由53人组成的“党员抢险队”成立。与此同时,河口镇一支100人、秦河乡一支50余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成立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三个乡镇街道附近10余个支部在家党员除年迈体衰者外无一缺席,用无声的行动将创先争优直接实践在了危难之中。
1小时,群众全部转移
暴雨如注!河水上涨!一场生死大转移急速进行。
“快点走,红星水库出现险情了!”“水涨起来了!”“快带老人和小孩儿先走!”在喧嚣无边的雨声中,党员干部正紧张有序地挨家挨户喊,督促他们转移。
大沙乡龙井扁村年过七旬村民向文翠,子女在外,自己行动不便,该支部入党积极分子李习胜将体重近130斤的她拉在背上背着就往安置点跑。村民张定国被突涨的洪水围困,社区党员李本渊不顾自己的脚伤,冒着生命危险和大沙乡党委委员冉茂良一道将其成功解救。张光国、陈登秀······数十个空巢老人被抢险队员背着转移到了安置点。
扶老携幼,帮助群众安顿牲畜,暴雨中处处闪烁着突击队员的身影。不到一个小时,13时左右,三个乡镇成功转移安置群众3000余人,发放方便面1000余盒。
3小时,险情成功排除
险情一时不排除,群众一刻不安稳。在转移群众的同时,由三个乡镇党委组建的另一支“党员抢险队”在水库堤坝闸阀处也打响了一场排险决战。抢险队员与水库管理所职工、当地群众一起搬运、安装开闸设备,推转闸门钢丝绞绳,千方百计打开泄洪闸阀。抢险队员个个光膀赤脚、全身湿透,无人胆怯,无人退缩,只为尽快打开闸阀,降低水位,保水库安全,护百姓平安。
14时37分,伴随着数百人齐心协力的一声震天吆喝,泄洪闸门被党员干部和群众用钢丝绞绳拉开,滚滚洪流汹涌而下,险情成功排除。·任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