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日报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肩扛责任使命 建设幸福达州
——中铁二局进驻达州五年印象记
凤凰大桥
  开工前的麓岛国际
龙郡外滩实拍
  麓岛国际远眺
  麓岛国际
开工前的龙郡外滩

  ■核心提示

  从2006年到2011年,中铁二局进驻达州已经五个年头。五年中,中铁人给达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006年完成翠屏山至立石子路段的滑坡治理,2007年金龙大桥、长田隧道、金龙大道南延线北段道路工程开工,2009年凤凰大桥开工,2010年张家坝州河大桥和明月江大桥开工,2011年推动纺织厂、印染厂联合“退城进园”平场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

  五年的顽强拼搏、五年的汗水浇铸,一条条路、一座座桥、一栋栋楼房,正一笔笔地融入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的生动画卷。

  五年的精心构建、五年的只争朝夕,中铁人正以其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与达州人民一道相生、相依、相伴,缔结下了纯真而又难忘的深情厚谊。

  责任

  在推动发展中当好尖兵

  [提示]达州置身川、渝、鄂、陕结合部,踞川东门户,扼秦巴要冲,为秦巴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具备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的条件和基础。中铁二局审时度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向南突破、向北拓展、向西延伸、向东完善”的发展战略,带领属下子公司,力担责任,全面发力,奏响了一曲曲同发展、共进步的奋进乐章。

  2007年11月6日上午,金龙大桥、长田坝隧道及金龙大道南延线北段工程签字仪式在市政府会议室举行。中铁二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志成,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元发等出席了签字仪式。会上,市委领导对中铁二局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老区建设表示感谢。

  同年12月,正式确定了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为本项目承建商。定于2009年8月交付通车。

  据了解,金龙大桥是达州城区快速大通道——金龙大道上的关键工程,跨州河、穿长田隧道、接达渝高速公路。大桥左幅桥梁全长488米,右幅长486米,双向6车道,主桥是最大跨径150米的连续钢构箱梁。长田隧道分左右线,左线长1027米,右线长998米。工程建成后,从西外往达渝高速公路的车辆不必再穿越南外,可直接通过化工产业区大道,从达渝高速“达州南”上高速,为缓解达州城区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改善化工产业区进出交通状况、促进产业区加快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该工程自2008年1月6日正式动工以来,为赶到汛期来临前建设完成高于洪水位的主桥墩桩基、承台及墩身,中铁人发挥日夜奋战、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于当年4月23日完成了汛前河中基础工程,确保了总体工期不致延误。

  2009年8月15日,中铁人在经受了“5·12”特大地震考验的情况下,安全优质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通车庆典仪式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中铁二局五公司的施工实力,以及参建员工顽强的作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代表达州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多年来,由于州河的阻隔,达州市北外镇、南外镇的群众到达对岸须绕行大半个达城,给百姓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成了两镇经济文化交流的障碍。

  2009年,最新版《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出台。按照建设11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要求,达州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将呈现为“一城六片”(西城区、旧城区、南城区、能源化工产业区、河市配套区和城市绿化区),而旧城区凤翎关以上部分、北外片区、南城区规划开发部分都属于凤凰大桥的交通辐射范围,凤凰大桥便捷的交通优势,加上政府部门的政策优势,必将有力促进北外片区和南外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必将形成一个以凤凰大桥为中心的新的生活区、商业区、金融区,这种局面的形成无疑为拓展城市空间、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8年12月,中铁二局主动请缨,承担起修建凤凰大桥(原野茅溪大桥)的重任。

  压力催生动力,责任诞生效率。自2009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起,中铁二局五公司达州项目部在抢工期、抓安全、保质量等方面,开足马力,下足功夫,群策群力,积极发扬“开路先锋”精神,昼夜奋战,2010年9月8日,一座西接国道210线、东接省道202线,全长501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大桥建成通车。

  凤凰大桥的贯通,缩短的不仅是时空上的距离。“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推进老城区北外片区和南城区规划新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有关专家如此评价。

  辉煌只属过去,使命永不终结。2010年6月,中铁人再起铁锚,将目光锁定在了离中心城区约两公里的张家坝。在那里,中铁人将在州河之上、明月江两岸建起州河、明月江两座大桥。届时,以精品居住、旅游休闲为主,兼具特色商贸功能的城市上游高档社区,将以两座大桥作为纽带呈现在世人面前。

  答卷

  用一种完美姿态向达州汇报

  [提示]在一个城市,是否有了高楼就意味着有了品质?答案是:NO!中铁二局属下子公司——中铁瑞城从“人文构筑品味生活”的愿景出发,把“创造和引领一种城市居家生活方式”与兼顾责任、大局相结合,为达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滨河路的嘈杂不同,一进入麓岛国际,一种静谧而厚重的感觉便扑面而来。视线内,高大的灌木枝干在郁郁葱葱的绿叶衬托下,更加增添了她的优雅、迷人。”翻开中铁瑞城主办的《翠屏之窗》,一个作者煽情地“诉说”着他的感受。

  这位作者所说的,就是位于达县南外组团西南角的翠屏山山脚、州河大桥桥头,以原达棉总厂为核心区域的“瑞城·麓岛国际”。

  “瑞城·麓岛国际”的诞生有着不一般的经历。2007年,达州中铁瑞城公司通过公开竞标,合法竞得了原四川省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州棉纺织厂、达州棉纺织总厂的生产经营性资产及土地使用权。并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打造”思路兼并了相邻的“阳光家园”项目。

  竞买达州棉纺织厂、达州棉纺织总厂的生产经营性资产及土地使用权附加条件是,达州中铁瑞城公司必须担负起棉纺织厂继续生产经营任务。同时,要按照“退城进园”的要求,将棉纺织厂搬入化工产业园区。

  面对附加条件,达州中铁瑞城公司没有犹豫:作为传统经济作物,苎麻在达州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以低含胶比和高支纱为特色的品种优势,为达州苎麻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达州市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优质苎麻产区。而作为历史的见证,达州棉纺织厂已走过了53年的历程。

  振兴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达州中铁瑞城公司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开工没有回头箭。在此后的两年中,以修建路桥而闻名的中铁二局,为了让部分职工能够在熟悉得跟家一样的车间里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2010年12月,按照“退城进园”的要求,中铁二局与达州市南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化工产业园区征得230亩地作为纺织厂、印染厂整体搬迁一期工程建设用地。

  纺织厂、印染厂联合搬迁、退城进园后,不仅有利于解决原达棉厂遗留问题,加快南坝片区旧城改造,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而且对保留达州纺织行业一席之地,壮大地方工业经济,构筑集苎麻种植、纺织、印染一体化产业链,增加再就业岗位都将起到极大的作用。据了解,化工园区新纺织厂建设项目,中铁瑞城单方投资就达1亿元。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平场阶段。届时,新厂规模将逐步达到8万锭纱锭和1200台布机,并解决2500人就业。

  与此同时,作为开发这片带着厚重历史印迹土地的中铁瑞城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划布置阶段:回归现代主义的理性空间,重新追寻技术美与人情味的完美统一,以简约、洗练、纯粹的纯净主义风格,使居住者回归于宁静与自然。

  “瑞城·麓岛国际”开建之初,中铁瑞城这样定义自己的风格、理念。为使整个楼盘设计更趋理性,除由具备国家甲级资质的中铁二局勘察设计院设计外,还邀请了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及中国香港等地多家设计公司共同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

  15000平方米超宽尺度中庭花园,四季绿景设计,台地式中心景观绿地花园,结合道路绿化、平台绿化、高架绿化、楼宇内部空中花园绿化等,营造出全方位、多层次完美景观体系,使人倍觉家在城中、景在园中、人在景中。而对于户型的设计,更是让人恋恋不舍。以“瑞城·麓岛国际”1号楼A户型三房两厅两卫为例,建筑面积128.96平方米,加上入户花园设计,实得面积竟有140平方米,品质生活得以充分展现。

  “我们要建的不仅仅是达州一个新的住宅小区,更要改变整个达棉厂片区和南坝片区,让人充分体会、感受新式国际岛居生活的魅力!”中铁瑞城负责人对整个项目充满期待。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中铁瑞城进驻达州的第四个项目“瑞城·龙湾”已经进入方案深化设计阶段,即将以惊艳的项目形象亮相达州;第五个项目也进入了产品研发环节,将为达州房地产市场带来全新的产品体系和服务理念,值得达州市民翘首以待。

  与此同时,中铁瑞城一直以国企的高度和城市运营商的角度支持达州的城市建设,并积极投身到达州“十二五”城市发展大战场。结合达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对翠屏山区域进行综合开发,打造生态、健康、休闲、运动、宜居翠屏,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后记

  “当旭日东升,我们启程了

  当晚霞漫天,我们披星戴月

  我们是一群中铁人

  矫健的步伐是我们的雄姿

  昂扬斗志彰显我们的豪情

  ……”

  在中铁二局子公司达州中铁瑞城置业有限公司主办的《翠屏之窗》内部刊物中,记者读到了这样的诗句。

  □胡明 本报记者 李道全 刘河林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八一特刊
   第03版:日报4版
肩扛责任使命 建设幸福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