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达州的政策将有怎样的新走向,达州的发展会有怎样的新气象,达州老百姓又能得到哪些新实惠?7月26日上午,何健市长在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关键词:投资和消费
关注点1:
推进交通枢纽建设
建成达陕高速公路,加快达万、达巴、南大梁高速公路和达巴铁路建设,开工改建达州火车客运站,启动达州机场迁建、达州绕城高速、万通高速、达营高速、渠江航道升级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白岩滩、刘家拱桥、寨子河水库建设进度,做好渠江流域防洪体系各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中石油宣汉天然气净化厂等能源设施建设。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抓紧开工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57亿元、增长23%。
关注点2: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确保年内新增贷款65亿元。
关注点3: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建立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合理引导住房、汽车、旅游、文化、健身等领域消费,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80个,基本实现村村农家店,加快二手车交易、五金机电等专业市场建设。
关注点4:
完善猪肉储备制度
保证重要农产品、原材料、能源的有效供给,完善猪肉、粮油、农资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强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完善和落实低收入群体补贴办法,加强价格监测监管,力争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
关注点1: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发展以气为原料的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及环保节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产品及工模具高端产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注点2:
引进恒丰银行设分支机构
着力推进秦巴物流园区、杨柳配套园区、化工园区公路物流港和瓮福铁路专线建设;引进恒丰银行、成都农商行等在达设立分支机构。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年内争创4A、3A景区各1个,建成五星级酒店1家,新增四星级酒店2家,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5亿元。
关注点3:
调整达州经济开发区布局
把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6.5亿元。引进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
关键词:新型城镇
关注点:
达县撤县建区
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推进达县撤县建区、扩大通川区行政区划,拓展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区。加快西外新区开发建设,借力经济开发区向南发展,依托开发区建新城。加快推进张家坝片区开发,构建北外滨江新区框架。加快西城、南城中心商务区和特色街区建设,启动大寨子、鹿鼎寨城市公园建设和塔沱周边绿化打造。
关键词:改善民生
关注点1:
60亿元给力民生工程
深入实施九项民生工程,办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惠民实事。确保全年民生工程总投资60亿元以上。
关注点2:
消除零就业家庭
全年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3万人,促进“九类人群”就业1万人,扶持城镇残疾人就业148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关注点3:
新增保障性住房1.24万套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设完善面向老人、孤儿、残疾人、精神病人、流浪未成年人的福利机构。新增保障性住房1.24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0.4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34万户。
·本报记者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