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达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心广场演展中心隆重开幕。
这次大会注定是个不平常的大会。
这是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加油鼓劲的重要时刻。来自我市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全市680万人民的重托,带着对达州美好未来的憧憬,共同谋划“十二五”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图大略。
这是一届有着特殊意义的大会。不仅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市人大、市政府领导,还将把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化为全市人民的具体行动,讨论规划未来5年工作,再次吹响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进军号角。
上午9时30分,距离大会开幕还有半个小时时间,很多代表们便已早早来到了会场。
万源代表李文章来了。为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会前,他就万源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形成具体建议将在会议期间提出。
宣汉代表瞿刚胜带着农民工的希望、农民工的心声快步走来。他将建议政府给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不出远门就能赚到钱,并能把家庭照顾好。
记者发现,本届人大代表不仅出现了更多的新面孔,而且代表的范围更广,素质也更高。
渠县代表邓丽说,作为一名“80后”的大学生村官,能够作为人大代表参加这次会议,感到非常光荣。她将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把群众的心声带到大会中去,并把大会的精神传递给基层群众。
大竹代表蒋兰青说,在参会之前她走访了很多村民,收集了很多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信息,她将把这些信息带到会场上,更多地关注产业结构调整。
……
大会的主会场——中心广场演展中心内,繁花似锦;主席台上,璀璨的灯光映照下,红旗分外鲜红,庄严而神圣的国徽熠熠生辉。
上午10时整,大会正式开幕。
在热烈的掌声中,达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何健走上报告席,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六年,是达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六年。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战胜了特大洪涝、干旱、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夺取了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我们把握先机、主动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狠抓项目投资,强化产业支撑,推进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我们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我们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市二届人大历次会议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何健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一系列数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成果对市政府过去六年的工作作了回顾,同时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我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2011年的重点工作,描绘出我市新的科学发展的蓝图。
这是前进的号角,更是努力的方向。代表们用经久不息的掌声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掌声一次次响起,这是代表们的共鸣,更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
最后,何健激情满怀地说,“未来前景无限美好,巴渠儿女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时间虽不长,内容却十分厚重,字字铿锵,声声入耳,全场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11时许,开幕式结束。
走出会场,代表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信。他们纷纷表示,何健市长的报告讲问题、讲困难实事求是;讲政策、讲措施具体可行;讲远景、讲目标鼓舞人心。过去6年,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我们坚信会更加美好!
你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你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巴渠大地正在展开幸福达州的锦绣画卷。
达州的未来,无限美好!
·本报记者 谭楚甲 宋龙娟·